如今,中國的無線通訊技術在工業領域運用越來越廣,從原來的有線傳輸轉化為無線傳輸是一種質的飛躍,同時也體現出我國通訊事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未來工廠中的機器設備將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利用自動化軟件實現可視化管理。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實現智能制造設備的互聯互通,無線技術作為有線通訊的一種補充方式,在快速互聯以及布線有難度或成本較高的場合體現出了操作簡便、易于使用和免維護的特點。數據顯示,未來3年全球工業以太網和工業無線通訊市場的年均增長率為35%,這表明工業通訊與無線技術逐漸步入自動化行業的主流之列。高速發展的中國自動化市場將推動無線通訊技術走得更遠。
西門子過程工業與驅動集團過程自動化部工業通訊與工業識別部門經理、羅杰康產品全國銷售總監 程皞工業無線技術從誕生到現在,經歷了從飽受爭議到逐漸被認可的過程,作為降低自動化成本、提高自動化系統應用范圍最有潛力的技術,它憑借卓越的優勢逐漸成為自動化市場中的“當紅明星”,同時也開啟了其巨大的發展空間。對此,西門子過程工業與驅動集團過程自動化部工業通訊與工業識別部門經理、羅杰康產品全國銷售總監程皞深表認同。“中國工業無線技術市場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一方面是因為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的工業無線技術市場還未被完全開發,如應用領域不夠豐富,無線市場容量還不夠大等等。這些恰恰說明我國工業無線技術市場還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雷尼紹是一家1973年成立的跨國公司,總部位于英國,專攻制造流程控制、工業計量和醫療三大領域。主要提供測量、運動控制、光譜和精密加工等核心技術。其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機床自動化、坐標測量、快速成型制造、比對測量、拉曼光譜分析、機器校準、位置反饋、牙科CAD/CAM、形狀記憶合金、大尺寸范圍測繪、立體定向神經外科和醫學診斷等領域。雷尼紹還是全球以3D打印為專長的制造企業之一,2014年,其與一家自行車制造商合作,打造了全球第一款3D打印金屬自行車框架。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2013年生產總值,臺灣是全球中經濟規模第27大的國家或地區。其早年發展特色為中小型企業眾多,而今經濟結構已由高科技產業取代原先的勞力密集工業,形成服務業與高科技產業合計比例過半的形勢。臺灣的電子工業對世界經濟舉足輕重,大多數電腦電子零組件都在臺灣生產。由鄭崇華先生1971年所創辦的臺達正是為臺灣經濟做出巨大貢獻的企業之一。
2011年10月,我國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加強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有關國有大型企業充分認識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管理,以保障工業生產運行安全、國家經濟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這標志著我國已開始著手加強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的相關工作。作為工信部的直屬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一研究所,以下簡稱一所)一直支撐工信部乃至國家在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因此,記者特別采訪了工信部一所總工程師尹麗波,請她談談對于我國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現狀的看法。
創新驅動、智能工廠、戰略型新興產業與微型企業、提升制造業的質量和效率、東方服務于東方及全球……霍尼韋爾將這些看似復雜的戰略理念變成了現實。他們憑借在華發展80年的經驗與Know-how幫助中國制造業成功轉型升級,并助力中國用戶把握機遇,直面挑戰,致勝新常態。
2015年3月17日,上海國際機器視覺展吸引了無數觀眾前來參觀,來自日本的機器視覺成像專家肖特茉麗特株式會社無疑成為了現場的焦點。高分辨率抗震微距鏡頭MLMCHR系列、線陣及大面陣鏡頭ML-F系列、千萬像素1英寸FA鏡頭ML-U MP9系列、高分辨率遠心鏡頭MML系列及背光源CV-FL-100、多點自動對焦遠心視覺系統等諸多新產品的精彩亮相,展示了其絕對領先的技術實力,也讓記者對這家40年專注于機器視覺領域的企業產生了好奇。
安科瑞的電力儀表采用高精度的AD采樣芯片,電流、電壓精度可以達到0.2級,功率、有功電能0.5級;采用國際知名的CPU,數據處理速度快,儀表顯示更新速率為1S/次;工作溫度范圍寬,從零下20℃到70℃儀表均能正常工作。
伴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石化行業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和現代社會正常運行的重要支柱。石化行業資源資金技術密集,產業關聯度高,經濟總量大,產品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人民生活、國防科技等各個領域,對促進相關產業升級和拉動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