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企業壓縮空氣系統節能的研究和實施領域,日本走在世界的前列,據日本流體動力工業協會的調查,各企業實施節能后,氣動能耗消減達10%~30%,日本在壓縮空氣系統節能技術研究應用上領先于其他國家。目前,我國在壓縮空氣系統上的耗電高達4000億度,壓縮空氣系統能耗的96%為工業空壓機的耗電,能耗遠遠大于購買的費用。在工業使用中僅有60%的能耗用于生產,40%的壓縮空氣能耗浪費在動力設備負載不匹配、末端設備用氣不合理、供氣管網配置不科學上。
2011年的中國經濟遭遇的國內外環境,用復雜多變、困難重重來形容,毫不為過。在“軟著陸”、“硬著陸”的種種猜測中,9.2%—這一最終數字讓中國傳奇繼續上演,毫無疑問中國經濟在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這一背景下,很多外資企業都在不斷加強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各種各樣的“本土化”策略也隨之出臺。2012年1月12日,羅克韋爾自動化大連軟件開發中心暨大連分公司遷址及開業典禮隆重舉行,羅克韋爾自動化在中國市場的本地化步伐再次邁出跨越性一步。
2 0 1 2 年2 月2 7 日霍尼韋爾推出PlantCruise by Experion?控制系統。該解決方案是一款針對中端流程行業,基于用戶實際需求進行設計和研發的分布式控制系統(DCS),并將通過霍尼韋爾授權系統集成商率先在中國境內進行銷售。
2012年3月7日 《以太網POWERLINK通信行規規范》作為中國國家推薦性標準GB/T 27960-2011正式發布。POWERLINK通信技術最初是在2001年由貝加萊(B&R)研發并推向市場。貝加萊工業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肖維榮博士說:“三年的時間漫長而短暫,令我們高興的是,這項技術經過了從理論到實驗室驗證到生產實踐各個層面的充分論證。”
科技決定市場,技術保障未來。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時代,只有不斷創新,企業才能擁有鮮活的生命力。京誠瑞達擁有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目前已經成功研發出了高低壓供配電設備、高低壓無功補償裝置、低壓變頻器和逆變器、自動化控制系統平臺、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脈沖分路器和選擇器等工業電子產品。
openSAFETY技術是經過TüV認證,滿足IEC61508功能一致性安全測試,安全等級達SIL3級別,并在2008年通過IEC標準委員會表決,作為現場總線安全通信協議的國際標準IEC61784-3 CP13。由EPSG(Ethernet POWERLINK StandardizationGroup)對其進行技術支持、標準化以及推廣,是目前自動化領域唯一的開源技術(Open SourceTe c h n o l o g y ) 和總線獨立技術, 并已被確定為DDASCA(高安全應用的可靠與安全分布式架構)聯盟的通信標準。該技術在中國由EthernetPOWERLINK中國用戶組織進行推廣。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簡稱儀綜所)是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與信息化部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領導下,作為儀器儀表及自動化行業標準的組織管理單位,負責組織、制定、實施各類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儀綜所承擔了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4,對口IEC/TC65)等多個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秘書處工作。
2011年12月15日,泰科國際旗下子公司泰科流體控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科流體控制”)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新工廠開業慶典。這座擁有先進設備的新工廠在政府領導和來自日本、東南亞、歐洲、美國以及中國各地客戶的共同見證下開啟泰科流體在中國發展的新篇章。
2011年11月3日,我國“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圓滿成功,水平很高,其原因是:上級領導的正確決策,全體參研人員的長期共同努力,特別是“神舟八號”飛船副總設計師胡軍研究員和主任設計師解永春研究員為代表的團隊正確地將理論、工程和經驗很好結合,根據“基于特征模型的智能自適應控制”理論,緊緊抓住工程的實際特點,創造性地對交會對接的制導、導航與控制方案進行了設計和系統優化,實現了準確測量、精確控制、完美對接,摘取了航天控制的一顆明珠,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為未來的空間站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研究員、載人飛船制導、導航與控制分系統主任設計師解永春就是交會對接背后的巾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