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項目背景介紹
鄂爾多斯市匯達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日產30×104Nm3液化天然氣項目是全撬裝化、工藝技術先進、自動化系統(tǒng)集成度極高的LNG工廠。也是目前國內首家采用FF基金會總線技術的LNG工廠。
2. 項目目標與原則
采用美國Salof公司的混合制冷工藝專利——Kryopak-SCMR,即單循環(huán)混合制冷工藝專利技術,特殊設計冷箱,其內部工藝參數點設置壓力、溫度、流量監(jiān)測,整個冷箱處于“可視化” 、“透明”狀態(tài);換熱器(BAHX)流道特殊設計,當原料氣組分發(fā)生變化時,控制系統(tǒng)根據各點壓力、溫度、流量檢測值,自動分配換熱器各溫區(qū)流道制冷劑蒸發(fā)量、自動匹配原料氣液化溫度曲線,保證制冷劑與原料氣之間的傳熱效率高,自動適應原料氣組分的變化,確保單位能耗和裝置產能指標穩(wěn)定。通過各子系統(tǒng)有機配合,實現工廠安全、連續(xù)、高效生產。
3. 項目實施與應用情況詳細介紹(詳細介紹推薦項目的規(guī)劃、實施與應用的詳細情況,突出項目創(chuàng)新性、重點與難點問題及解決思路等。)
控制系統(tǒng)采用就地控制和中控室相結合的原則。主要由DCS(集散型控制系統(tǒng))、SIS(緊急切斷系統(tǒng))、 FGS(火災和可燃氣體檢測報警系統(tǒng))、電氣控制系統(tǒng)(ECS)組成,并通過工業(yè)以太網與中央控制室上位計算機管理控制系統(tǒng)連接。全站所有的檢測點信號傳入控制系統(tǒng),重要工藝參數的顯示、控制、報警以及各機組的邏輯聯鎖保護控制均由DCS系統(tǒng)完成,實現在中控室對全站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 集散型控制系統(tǒng)(DCS)
本項目選擇艾默生公司以基金會現場總線技術為基礎的PlantWeb數字化工廠自動化結構,包括控制系統(tǒng)、智能現場設備及智能設備管理軟件,該自動化方案主要包括:
- DeltaV™ 過程自動化系統(tǒng);
- 智能設備管理軟件AMS Suite™;
- 羅斯蒙特(Rosemount®)壓力和溫度變送器(FF);
- 費希爾(Fisher®)閥門和數字閥門定位器DVC6000F(FF);
- GE( PanaFlow®)整體超聲波流量計;
- 麥格萊丘(Magnetrol®)總線液位變送器(FF);
- 福斯(FlowServe®) Buswith總線控制單元(FF);
- 羅斯蒙特(Rosemount®)848T及H1 Carrier總線轉換器(FF);
- 圖爾克(Turck®)總線接線盒及快速接插頭;
? 安全儀表系統(tǒng)(SIS)
安全儀表系統(tǒng)(SIS,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是指包括傳感器、邏輯控制器和最終執(zhí)行元件,按照一定的整體性安全度等級(SIL, Safety Integrity Level)能實現一個或多個安全功能(SIF,Safety Instrumented Function)的系統(tǒng)。它是生產過程中的一種自動安全保護系統(tǒng),能對石LNG生產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危險(超出安全限定)及不采取措施會繼續(xù)惡化的狀態(tài)進行及時地響應和保護,使其進入預定的安全停車狀態(tài),從而保證人員、設備、生產和裝置的安全。
DeltaV SIS與DeltaV BPCS, 集成但又完全獨立。傳統(tǒng)的系統(tǒng)要對每一個需要在人機界面顯示的數據進行通訊并手動的組態(tài),需要占用大量的工程時間。DeltaV提供了簡單易用的組態(tài)工具既用于控制也用于安全,避免了兩方都需要獨立組態(tài),然后還要進行數據通訊的復雜步驟。這一點也體現在了本項目當中。由于這是一個系統(tǒng)替換項目,工期特別緊張。通過簡單易用的組態(tài)工具,工程師瀏覽引用到他所需要的位號和參數,就像在DeltaV里所做的動作一模一樣,根本就不再需要費時費力的進行SIS 和BPCS之間位號映射工作,也不需要進行任何諸于OPC或者其它的串行通訊的設置。另外,所有的SIS數據對BPCS來說都是可用并可直接引用的,充分滿足了一個流程畫面上對BPCS包括SIS數據同時顯示的功能
?
火災和可燃氣體系統(tǒng)(FGS)
火焰和可燃氣體檢測系統(tǒng)(FGS)是獨立一套系統(tǒng)。由火焰探測器、可燃氣體探測器、防爆手動按鈕、火災報警控制器、防爆聲光報警及其他附件等設備組成。
當發(fā)生氣體泄漏或火災時,安裝在現場危險區(qū)域的可燃氣體、火災探測器首先將報警信號(開關量DI)輸出給SIS系統(tǒng),同時現場的防爆手報報警信號(開關量DI)也直接給SIS系統(tǒng),并自動觸發(fā)現場聲光報警器,向巡檢人員發(fā)出報警;FGS系統(tǒng)通過“總線”與DCS(Modbus或同等規(guī)格)進行通訊,將中繼系統(tǒng)狀況和警報發(fā)送回DeltaV控制系統(tǒng),這些都可以從任一DeltaV操作工作站上查看,通過中央控制室的操作站DCS發(fā)出有針對性的報警,提醒操作人員采取相應措施,同時在DCS系統(tǒng)上可以組態(tài)的反映出全廠的火氣平面布置圖,并實時顯示火氣報警點的情況。
? 電氣控制系統(tǒng)(ECS)
電氣控制系統(tǒng)(ECS)特別考慮到安裝時間和成本,對裝置工藝過程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ECS被劃分為三個主要區(qū)域:控制室,MCC室和裝置/撬塊區(qū)。MCC室裝備有電氣控制系統(tǒng)的核心部件,由所有的MCC設備、配電設備、DCS處理器、I/O柜以及所有其它的各種ECS設備組成。所有的現場“標準型”或“智能型”I/O將從主DeltaV柜開始進行分配。由于大部分現場/撬塊I/O為FF(基金會現場總線)配置,主電纜將現場安裝在Delta V柜和撬塊接點/模塊結構之間。FF(基金會現場總線)的諸多優(yōu)勢之一是分段電纜接線端便于安裝。在同一建筑的另一房間內另有一臺操作員工作站,用于在啟動和/或維護期間進行本地操作員控制。為方便現場安裝,MCC室內所有設備將在發(fā)貨前完成預安裝和檢測。
?
在線氣相色譜分析儀系統(tǒng)(GC)
GC的控制器安放在有關生產裝置的控制外站內,它除了通過雙冗余Modbus串行鏈接與DCS通信之外,還通過儀表局域網連接到設置在中央控制室(CCR)工程師室內(或維修大樓內)的GC工程師站中,從而使得組態(tài)設計功能可在CCR工程師室內(或維修大樓內)執(zhí)行,并能訪問GC網絡上所有的氣相色譜儀,用于數據的采集、診斷、校準等。
? 資產管理系統(tǒng)AMS
DCS系統(tǒng)配置了一臺AMS應用工作站,收集FF總線現場設備和SIS系統(tǒng)的現場儀表的資產管理信息。AMS系統(tǒng)能診斷現場設備的各種故障信息,并能對現場設備進行組態(tài)。
4. 效益分析
鄂爾多斯市匯達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日產30×104Nm3液化天然氣項目控制系統(tǒng)是國內第一個應用FF總線設備的LNG控制系統(tǒng),總線技術的應用減少了電纜鋪設、安裝時間和設備故障,提高了設備控制的精度及可靠性,其成功運行對于將FF總線技術應用于LNG工廠具有借鑒意義,同時也為實現全廠的全面數字化生產和管理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1)節(jié)省了大量的控制電纜以及電纜鋪設、校對的人力成本,縮短了安裝周期;根據統(tǒng)計,使用總線方式比使用普通IO接線方式能夠節(jié)省電纜75%以上,電纜數量的大量減少及全撬裝也直接減少了安裝時間。
(2)采用總線接口模件節(jié)省了大量的普通IO卡件;每條FF總線最多可以掛接16個FF總線設備,同時一臺智能設備又可以傳輸多個變量,因此使用總線方式后節(jié)省了大量的普通IO卡件。
(3)采用了數字傳輸方式,提高了信號的抗干擾能力,同時總線方式具有較高的精確性;總線方式采用的是數字信號傳輸,克服了模/數和數/模的轉換誤差。
(4)由于電纜及接線端子大量減少,減少了設備的故障率;
(5)AMS智能設備管理軟件具有故障診斷功能,減少了設備維護成本和非正常停運時間;
(6)操作及維護人員可以得到更多關于設備的信息;總線方式將更多的設備信息傳輸到DCS系統(tǒng)中,通過智能管理軟件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從而為運行或維護人員提供更及時、有效的信息。
(7)依托先進儀表的穩(wěn)定性,控制系統(tǒng)的自適應控制,極大的節(jié)約了工廠能耗和原材料消耗。據估算,工廠一年能節(jié)約近1500萬的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