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開始,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引起了一連串的反映。這些效果將在08年進一步顯現,其對中國的影響也顯而易見。摩跟斯坦利和世行紛紛下調了中國2008經濟增長的預期,估計很有可能五年來首次跌落10%,在9.6%左右。
這一顯著變化無疑將對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很大的現實和潛在影響。中國沿海三大區域經濟板塊,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受到的沖擊也并不相同。最遭受打擊的無疑將會是以外貿經濟比重很大的珠三角地區,去年發生的中國產品質量門事件和美國次貸危機,已經對該地區產生巨大沖擊,今年危機的后序效應將會進一步的顯現。在珠三角地區經濟比重中占很大份額的玩具加工、家具材料等產業面臨嚴峻的考驗。
長三角地區守影響相對珠三角要小一些,但區域內不同地區境況將會不同,浙江大量中小企業將面臨生死們,而上海及蘇南地區受影響將會較小。鑒于中國股市今年仍將會取得較大增長,上海的亞洲金融中心地位會進步鞏固,但中國股市還缺乏嚴格的市場監管機制,及透明度問題,將會是一個定時炸彈。
環保海地區很可能是該場危機的最小受害者,該地區三大板塊,山東半島、京津冀、遼中南原本是最大短板的外貿依存度過低的問題,此時卻成為良好的避風港。而且該區的產業結構以京津冀的高新科技產業,山東半島、遼寧的重化工及裝備加工制造工業為主,具有較強的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奧運會的召開,該區是最大的受益者。
鑒于此,08年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走勢可能開始出現轉變,環渤海地區在全國的比重將會進一步增大。
但塞翁失馬,禍福難測。此次危機有可能會加速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型,為期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此時研判為時尚早。
但中國經濟中心北移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此次次貸危機很能加速這一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