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機電出口指南
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后導致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美國次貸危機這只大蝴蝶所產生的衰退連鎖效應,已經很快波及到了中國的通信制造業。
日前,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一季度統計數據顯示,電子制造業由于受到歐美經濟下滑的影響,增速明顯下滑。在歐美經濟衰退的危機中,通信制造業大力發展新興市場或成為釋放發展風險的可靠戰略。
歐美市場下滑明顯
資料顯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的次貸危機已經導致歐美經濟衰退。而歐美經濟的整體疲軟給中國的制造業帶來巨大的影響。
歐美是我國電子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外貿依存度非常高。歐美經濟進入低潮期,使得市場需求萎縮;而伴隨全球生產者價格指數(PDI)不斷走高,以及受人民幣不斷升值影響,我國電子制造業的生產成本的攀升,使得整個行業對歐美出口形勢日益嚴峻。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1~2月電子信息產品累計進出口總額達1297.9億美元,同比增長20.5%,增速比2007年同期低7.1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增速2.5個百分點。
2008年一季度前兩個月,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對美出口和2007年同期相比回落了24%;對荷蘭出口增長只有6%,同比回落44%;對英國出口增長21%,同比回落28%。
工業和信息化部經運司高素梅指出:“歐美是我國電子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它的增速下滑,導致了全行業出口增速同比回落8%。受此影響,加上國內制造成本的上升,沿海地區很多中小企業已經出現經營困難的局面。”
中興、華為異軍突起
截至2008年1月,已經有八家內資企業退出手機行業。第一季度手機增加的速度同比下降了近20%,出口下降也是20%,利潤是負增長,降幅達到了10%。雖然電子制造業整體形勢不容樂觀,但中興、華為逆流而上,取得驚人的增長,與國內的大部分通信設備企業形成鮮明的對比。
中興在海外的快速增長與其緊抓新興市場不無關系。2007年,中興通訊手機在印度發貨超過150萬部,為2006年的5倍,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其在印度市場包括CDMA、GSM在內的手機銷量已經突破了1000萬部。
據了解,中興通訊在2007全年共從西歐、東歐、南亞、非洲等地區獲得10個WCDMA建設合同。截至2008年2月,中興通訊已在羅馬尼亞、愛沙尼亞、斯里蘭卡、利比亞等近三十個國家和地區建設了WCDMA/HSPA網絡。
同執行業牛耳的華為,其海外銷售遠超國內市場,占比超過70%。不過,2007年以來,華為受歐美經濟衰退的影響并不十分明顯,2007年華為合同銷售額仍超過了160億美元,正在不斷追趕思科公司。
日前,華為與拉美最大的電信運營商America Movil旗下的巴西Claro合作部署商用HSDPA網絡。
通過不斷開發新興市場,中興、華為等通信業領軍企業有效分散了歐美經濟衰退所帶來的市場風險,在一片低迷的市場中,走出自己的高增長之路。
新興市場是企業“走出去”的避風港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靠出口和投資拉動,其中2007年中國凈出口對GDP的貢獻達到10%,而日本在最高峰時也未能達到這個數值。中國經濟對外貿出口的依存度相對較高。在這樣的情況下,若過于依靠單一海外市場,一旦該市場出現不景氣,那么我國的制造產業將蒙受巨大的打擊。
從國際通信設備企業一季度增長情況看,我們發現,新興市場正成為他們在美國經濟低迷下的“避風港”。因此,發展新興市場,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繼續堅持“走出去”的一條可行之路。
子不我思,豈無他士?歐美市場并不應該成為中國企業的唯一出路。如印度在2007年下半年,手機用戶已突破2億大關,并且用戶數每月以近900萬的速度不斷增長。但目前手機用戶主要集中在城市,還有很多消費者沒有享受到手機通信服務。這些新興領域完全可以成為中國企業的新增長點。
2002~2007年五年間,中非貿易增長了30%,2007年已經超過了550億美元。分析機構預計中國與非洲的貿易往來在2010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與非洲的經貿關系,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加大進口非洲產品。
總之,新興市場不但是電子制造業規避歐美經濟衰退的避風港,更是促進中國電子制造業新一輪發展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