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于 財新網
短期通脹將維持低水平,中期通脹問題將加劇
【財新網】(記者 陳沁)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ICAEW)首席經濟顧問、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首席執行官邁克威廉姆斯(Douglas McWilliams)3月27日在北京一場媒體發布會上表示,盡管受到石油價格上漲及世界經濟下滑的影響,中國政府設定的今年7.5%的經濟增長目標仍可實現。
邁克威廉姆斯分析,中國政府過去對經濟增長的預計目標往往低于實際的增長率。 考慮到國際貿易增長放緩和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國內投資增長減弱,今年的實際增長率很可能就是7.5%。他預計,明年以后中國經濟增速將有所提升。
他表示,2012年是中國經濟轉型之年。“當經濟體進入成熟階段后,之前享受到的低廉的勞動力價格等優勢會消失,經濟增速會放緩,但是隨著發展成熟,增長動力更多轉向提升的生產力,而不只是依賴勞動力成本優勢。”
貧困和人口老齡化是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由出口、投資轉向內需消費階段面臨的兩大問題。邁克威廉姆斯在回答財新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有機會將這兩大問題變為拉動內需的動力。“貧困的存在使中國有動力和余地提高收入,人口老齡化引發勞動力稀缺也有助于提升工資水平,而工資上漲將促進拉動內需增長。”
邁克威廉姆斯認為,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對出口和投資增長的依賴有所減弱。“今年投資增長將可能銳減,尤其是在房地產業的投資。”他解釋說,房地產價格和建筑業開工存在正相關關系。“當房地產價格下降,受影響的有關投資會在9到18個月內下降,存在滯后效應,這在中國將很快發生。”
中國2月通脹率降至3.2%,為14個月以來首次降至4%以下,終結了已持續兩年的負利率現象。威廉姆斯預計,在今后18個月,中國通脹率將維持在4%以下,為制定財政和貨幣政策留出緩沖空間,但是從中期看,受需求拉動影響,通脹問題將進一步加劇。
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邁克威廉姆斯預計,中期看,今后平均每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升值3%到4%,這主要與人民幣逐步國際化以及其在國際上越來越頻繁的使用有關。“人民幣將更多用于國際商品定價和貿易結算。”
他分析,人民幣匯率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中國經濟的成功,因為在大部分情況下,強勢的經濟會促成強勢的貨幣;二是貨幣政策,他建議未來18個月執行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在此期間很可能人民幣升跌互抵;三是中期看,中國最主要的任務是抵制通脹,而執行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將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