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BP在英國倫敦發布首個能源前瞻性分析報告《BP能源展望2030》。
根據BP的基本預測,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在2010年—2030年間年均增長為1.7%。2020年后需求增長將有所放緩,增長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新興經濟體,能源效率也將加速提高。
非經合組織國家能源消費到2030年將比現在增長68%,年均增幅2.6%,并構成了世界能源消費增長的93%。相對來說,經合組織國家能源消費至2030年年均增長0.3%;2020年以后,經合組織國家人均能源消費將按每年0.2%的趨勢下降。
與此同時,以單位產值能耗為衡量單位的能源強度將在全球,首先是非經合組織國家得到改進。
歐佩克在全球原油產量中的比例將升至46%,達到1977年來最高點。美國對油氣進口的依存度可能降至19世紀9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是由于燃料效率提高和生物燃料使用比例上升。全球石油消費增長還會受到近年來較高石油價格和石油進口國補貼逐漸下降的影響。
根據《BP能源展望2030》,能源來源的多樣化將得以加強,核能、水電和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有望首次成為供給增長的主要來源。2010年-2030年間,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源和生物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對能源增長的貢獻率將從5%增至18%。
天然氣預計成為增長最快的化石能源,而由于化石能源總體增長放緩,能源結構中煤和石油所占比例可能下滑。化石能源對一次能源增長的貢獻將從83%降至64%。經合組織國家石油需求預計在2005年達到峰值,2030年預計基本回到1990年的水平。生物燃料將占全球運輸燃料消費的9%。
1900年以來,世界人口翻了兩番,實際收入(根據國內生產總值計算)則增長了25倍,一次能源消費量增長了23倍。
對于能源消費強度,展望報告認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持續加速下降。BP首席經濟學家魯爾表示:“不僅全球平均水平如此,而且幾乎所有主要國家和地區皆呈現此趨勢。經濟發展中,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向非能源密集型經濟活動發展的長期結構性轉變,共同決定了這一單位能耗下降趨勢。”
根據BP能源展望的預測,能源結構多元化趨勢在未來各種能源品種份額增減中得以顯著體現。石油的市場份額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持續下降,天然氣的市場份額則會穩步提升。隨著工業化迅速發展,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的發展,煤炭市場份額近期會有所增長,但在2030年前這種趨勢將會逆轉。到2030年,以上3種化石燃料市場份額將會趨同,各占27%左右。1990年至2010年期間,化石燃料占能源增長的83%,而在未來20年中,化石燃料有可能占能源增長的64%。2030年可再生能源(水電除外)和生物燃料將占能源增長的18%。
魯爾還指出:“在BP預計的碳排放政策加強的條件下,全球碳排放高峰將在2020年后到來,屆時碳排放水平較2005年高20%。這表明2030年以后,我們須付出更多努力,以將全球的排放量維持在‘安全’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