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明確提出,要堅持把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核心,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提高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努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著力推進自主創新,著力抓好節能減排,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確保全面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為了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我們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形勢的分析判斷和對工作的總體部署上來,堅定信心,開拓創新,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面對來自國內外的各種重大挑戰,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積極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個百分點,為實現全年國民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打下良好基礎;內外需協調性增強,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長18.2%,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外貿進出口總額快速恢復,增長43.1%;就業穩定增長,1至6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3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1%;經濟運行質量得到改善,國家、企業和個人收入都穩定增長,經濟社會發展態勢總體良好。在充分肯定上半年經濟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由回升向好向穩定增長轉變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仍然錯綜復雜,制約經濟平穩運行的矛盾和問題還不少。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清醒認識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堅定信心,統籌兼顧,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加強政策引導和工作力度,堅定不移保持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做好今年下半年經濟工作,為“十二五”時期發展奠定較好基礎,一個重要著力點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當前和今后我國面臨的重大戰略任務。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在“加快”上下功夫、見實效。我們要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既著眼于化解過去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又為經濟不斷邁上新臺階、長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創造條件;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適應需求結構變化趨勢,完善現代產業體系,促進三次產業在更高水平上協同發展;加快推進自主創新,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全面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斷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加快開拓文化市場;加快推進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統籌好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總之,我們一定要增強主動性、緊迫感、責任感,深化認識,統一思想,加強規劃引導,突出戰略重點,明確主要任務,兼顧當前和長遠,處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體的關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