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深圳3月28日電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28日在“2010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說,在后危機時代,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仍將保持高速發展,并將扮演經濟增長的倍增器,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和發展方式的轉換器的角色。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2009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逾5萬億元,其中,軟件業務收入9513億元,同比增長25.6%。2010年1-2月,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4%。
婁勤儉表示,2009年初,電子信息產業面臨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圍繞保增長、保穩定和調結構、謀轉變兩大目標推動產業持續發展國家及時出臺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一年多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保持了穩定健康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各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紛紛出臺政策刺激信息產業發展。美國如此,日本如此,法國、韓國也是如此。當前有關寬帶、互聯網、智慧地球、云計算等等問題的討論,都在圍繞著當前信息技術刺激經濟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移動互聯網在中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增長,我國的移動電話用戶超過7.8億,互聯網用戶逾3.8億,寬帶接入用戶超過1億戶。婁勤儉說,以3G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推動了金融危機下我國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信息技術因具有高度的創新性、滲透性、倍增性和帶動性特點,是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重要推動力,在后危機時代仍將扮演經濟增長倍增器,發展方式轉換器和產業升級助推器的角色。
婁勤儉表示,未來一段時間,電子信息產業仍將保持高速的發展,國家有關政策將為信息產業帶來刺激和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