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專家論壇上獲悉,“十一五”期間,長春市將傾力發展光電產業,將其列為全市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充分發揮科研、人才、企業和產品四大優勢,建設三大國家基地,形成兩大產業鏈和八大重點項目,力爭到2010年,將全市光電產業的產值由目前的200億元提高到800億元。
長春市是我國光學科技的發源地,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國家就把該市作為光電子研發和生產的基地。50多年來,長春市在光電子領域先后取得研究成果3000多項,獲專利200多項,科研成果獲獎920項,其中多項成果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由此,長春市在光電產業形成了四大優勢:一是科研優勢,擁有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和中科院長春地理研究所等眾多科研院所;二是人才優勢,擁有吉林大學、光機學院、東北師大等一批重點高校;三是企業優勢,擁有東光集團、長春一光、華禹光谷、北方液晶等一批光電大型企業;四是產品優勢,擁有光電儀器、激光器、光電材料器件等主要產品500多種,其中70%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此外,該市還具有發展光電產業的區位優勢:地處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亦處于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中心,東北地區的改造將主要通過高新技術實現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換代,這就為該市光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該市還是國內主要的汽車生產基地,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對車用光電子產品、光電子加工成套設備的需求都將大幅度增長,這也為該市光電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鑒于此,長春市光電產業近年來發展較快,年均產值增長40%以上,從事光電子生產的企業已達到327家。
由于快速發展的條件、時機和基礎均已具備,長春市決心在“十一五”期間傾力發展光電產業,由快走變為快跑。初步規劃是:
建立三大國家基地:已在長春市建立長春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將興建國家汽車產業基地和國家軟件產業基地。
形成兩大產業鏈:信息產業器件及其上下游產品產業鏈和光電子顯示器及其上下游產品產業鏈。
實施八大重點項目:光電測控與分析儀器(光電檢測儀器、光譜儀器等);光電子器件(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編碼器等);液晶及顯示器件;光電材料(光學玻璃、發光材料等);光電醫療設備(激光治療儀、生化分析儀等);光電子產品加工設備(激光熱處理設備、激光焊接設備、光學加工設備等);汽車光電子產品(汽車定位導航系統、車用微光夜視儀、車載通訊系統、車載影音系統等);國防光電子產品(光電跟蹤測量設備、光電對抗設備、靶場測量設備、光電通訊與敵我識別設備等)。
此外,長春市還將積極拓展五個領域,即拓展消費類光電子、光電儀器儀表、光電子器件及材料、激光技術及成套設備、軟件技術及產品,從而形成全市較合理的光電產業結構。
屆時,長春市的光電產業將真正發揮出潛在的優勢,并產生集聚和擴散效應,從而帶動吉林省光電產業的大發展。
信息來源: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