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研究、科技成果轉化、科研經費包干制、簡政放權、科技投入投放、科學精神、科研人員成長……3月11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副部長李萌、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司司長賀德方、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司長張曉原就中外記者聚焦的“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相關問題,逐一進行了回答。
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過去一年,我國科技事業在建設創新國家歷史征程上又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涌現出一批以體細胞克隆猴、散裂中子源為代表的重大原創成果,港珠澳大橋、高鐵、5G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攻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新動力。霧霾防治、腫瘤重大診療設備、原創抗阿爾茨海默癥新藥等一批先進技術應用不斷提升民生福祉。同時,改進項目評審、機構評估、人才評價,破除“四唯”,擴大科技人員自主權,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等一批務實改革舉措落地生效。
“創新型國家是中國‘三步走’非常重要的內容。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部署,中國‘三步走’是2020年進入小康社會,2035年要基本實現現代化,2050年要成為現代化強國?!蓖踔緞傞_門見山地指出,科技創新也有“三步走”戰略: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到2035年左右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就是說,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作為重要支撐和引領力量,也作為發展的重要動力。”
到2020年要進入創新型國家,目前進展如何?“到2020年要進入創新型國家,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時刻,也是個重大的任務。”王志剛解釋說,什么叫做進入創新型國家?可能要有一個基本的界定。今年科技部召開的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對創新型國家進行了一個描述,即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要走在世界前列。
按照去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道排名,我國綜合科技創新排在第17位,到2020年原定目標大概在15位左右。另外,我國科技貢獻率要達到60%,去年達到58.5%。同時,還有一些定量指標,比如說研發投入、論文數、專利數、高新區等方面的指標,去年都有不俗的表現。
“現在講到進入創新型國家,我們還是有短板的?!蓖踔緞倢Υ撕敛换乇艿嘏e例說,在基礎研究方面,特別是0到1的顛覆性技術和基礎理論、基本研究方法的探索,我們現在還有不足,這是需要補的地方。第二,我們的創新生態、科研生態還有這樣那樣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
王志剛強調,科技部將與相關部門一起通過一定程序制定相關政策,構建環境生態?!斑@是我們政府必須做好,而且不能缺位的一項工作”。 另外,還要注重激勵與約束并重,信任與監督并重。以信任為基礎,以激勵為基礎,同時要加強學風作風建設,弘揚科學家精神和操守。
支持民營企業創新
目前,我國企業總數超過3000萬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逾18萬戶,而這18萬多戶高新技術企業中又有70%是民營企業。支持民營企業走科技創新發展之路,成為支撐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王志剛表示:“如果不把民營企業科技創新這件事做好,沒有把70%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創新工作做好,就很難說科技部服務高新技術企業工作就做好,這是我們必須做好的工作?!?/p>
王志剛指出,對科技部來講,參與創新不問出身,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都一樣,規則公平,機會公平,我們盡量有個好的環境,好的規則,提供平等的機會,這是科技部要做的事情。去年,科技部與全國工商聯聯合發布了推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民營企業參加國家科技項目,并且支持在民營企業建立高水平的研發機構,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萍紕撔率遣环謬衅髽I、民營企業,只看該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是否有很好的戰略。所謂戰略,就是長期堅持,一以貫之,不是技巧,不是戰術,是持之以恒,一以貫之的,是指導全面的、系統的,而不是局部的。
王志剛強調,只要民營企業愿意投身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投身科技創新,并且以科技創新作為企業自身戰略發展的核心安排、制度安排、競爭力要素,科技部在項目、創新平臺建設方面都會一視同仁,給予支持。
成果轉化靠市場
政府搭建平臺做服務
如何推動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王志剛表示:科技創新要堅持“三個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在 “三個面向”推進過程中,科技成果轉化是其中的應有之義,是必須做好的一門功課。
科技成果轉化的要素很多,如何擺位?“我們考慮把科技成果本身作為一個充分條件,把政策、法律、金融、政府服務、產業界參與、社會各界支持等方面,作為一個必要條件。”王志剛闡述說,如果沒有充分條件,顛覆性產業就出不來。顛覆性產業出現的充分條件是科技創新、科技成果出現,其余的因素都是必要條件。因此,在把握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首先得出成果,而出的成果也要分區其成熟度?!氨热?,有的只是一個想法,或者僅僅是剛開始在實驗室里萌芽,還沒有得到印證,或者印證之后還不能轉化;有的已經到了轉化的程度,還要看能否找到合適的轉化主體成功實現轉化,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把握所謂的技術成熟度?!?/p>
“一定是市場機制來促進轉化。”王志剛強調,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是科技成果的擁有者和承接者,政府主要是完善政策,搭建平臺,做好服務。他舉例說,我國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全國人大專門修訂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數據顯示,在2017年,高??蒲袡C構2700多家,轉讓各項科技成果35.4萬項,增長了近60%,合同額達到了751.76億元,同比增長27.5%。
“下一步,我們還要把科技成果轉化當成重點。”王志剛進一步指出,一方面要把國家技術轉移體系、技術轉移基地、技術轉移主體,以及技術轉移服務等方面的工作做好。另一方面要推動符合技術成果轉化的國有資產評價、管理的制度建設。
要關注青年科技人員
給年輕人更多成長空間
“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科技創新領域?!睂τ谀壳耙痪€青年科學家面臨的比如工作壓力大、獲取資源項目難、自主決策權力小等問題,科技部將如何從政策層面給予其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支持?對此,王志剛表示,從科技部的角度來講,需要更多地關注這些年輕科技人員,為他們創造發展條件。
“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不能持續發展、不斷提高,長江后浪推前浪,關鍵在于有沒有一批年輕人愿意投身科技、投身創新,關鍵在于這批年輕人是不是敢于超越?!蓖踔緞偙硎?,在政策方面,國家科技計劃方面對青年人給予了積極地傾斜性支持。比如,重點研發計劃中設立了青年科學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優青、杰青方面也都做了安排,為青年人提供專門通道。另外,在科技人才計劃方面,也有對青年科技人員進行專門的支持政策。
“呼吁社會能給青年人更多的成長空間,要積極鼓勵和扶持。作為老一代的科學家、成功的科學家,要有更高姿態。青年人的成長需要單位培養,從某種意義上也需要師父帶徒弟。”王志剛認為,導師和學生的關系,課題組長和科技人員之間的關系,總師和成員的關系,實際上也類似于師父帶徒弟的關系。作為總師、導師、組長,要考慮在積極幫助年輕人的同時,又給年輕人提供成長的機會和工作的舞臺等問題。相應的,年輕的科技人員也要有雄心,要琢磨怎么能參與一些大的項目、參與到不分年齡的競爭中去。
“這樣就會使得我們不同年齡段的科技人員都互有所長、相互支撐、相互提攜、相互尊重,最后形成科技界互幫互學的和諧環境。要使每個科技人員都有機會在國家科技創新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機會、自己成長的道路,以自己的貢獻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科技強國建設。在這一點上,希望全社會多尊重青年人,多給青年人機會。”王志剛倡議道。
“下一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戰略意志和戰略需求,應該說科技工作任重道遠?!蓖踔緞偪偨Y說,科技創新在支撐高質量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維護國家重大安全等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拔覀儗猿忠粤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系統謀劃科技創新長遠布局,強化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加大科技對外開放的合作力度,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充分激發調動廣大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