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成立孵化器的初衷是滿足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北京九州通科技孵化器總經理張洪說道,孵化器成立主要是為了實現九州通醫藥集團的企業資源社會化。2004年8月,九州通醫藥集團依托其在北京投資的醫藥研發、生產、銷售、電子商務等醫藥實體為載體成立了九州通科技孵化器。2007年,九州通科技孵化器被評為國家級孵化器。2016年,九州通科技孵化器被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授予“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雙創基地”稱號。
截至2016年年底,九州通孵化器累計畢業企業81家,獲得專利92項,已上市企業4家,擬上市企業2家,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14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2家。
集聚大企業資源優勢
張洪告訴記者,目前全國6000多家生物醫藥生產企業中,70%以上的醫藥生產企業與九州通醫藥集團有業務往來。集團的市場營銷網絡資源為九州通孵化器在孵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推廣平臺。“初創團隊想推介項目,而九州通對這一推介渠道十分了解。九州通在生物醫藥方面的集團背景和優勢是其他同類型孵化器無法復制的,這些資源的集聚使得九州通可以引導企業‘怎么干’。”
創業企業最大的困惑是創新技術能否盡快轉讓,創新項目是否符合市場的需求,科技成果能否快速轉化是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九州通集團去年一年產品銷售額達600多億元,在全國29個省區市有藥品經營公司。張洪說,銷售過程中所有藥品的流向都在信息庫里面,形成一個巨大的數據庫。通過這個信息庫,可以準確了解不同地域藥品的消費習慣和對藥品的需求。比如哪些產品可以提升,哪些產品需要更新換代。以南北方為例,北方消費者傾向于固體制劑,而南方的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液體制劑。“研究院做項目轉移的時候,如果他們準備生產固體試劑就建議他們到北方的藥廠,液體試劑就到南方的藥廠。”九州通孵化器通過信息庫的大數據挖掘,對企業項目的篩選、評價、培育和跟蹤,為醫藥產業鏈中研發與生產的對接提供一個良好的契機,極大推動生物醫藥企業成果產業化進程。
北京東方略生物技術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一家鋼鐵企業。2016年,東方略開始轉型做生物醫藥并入駐九州通孵化器。東方略副總經理張彥秋告訴記者,目前東方略投資了5個產品進入臨床三期、預期可以通過FDA審批的海外一類生物新藥。“我們的生物醫藥技術拿到政府批文后,需要落地進入市場。九州通有研究院、制藥公司以及銷售公司,研發、生產和銷售一條龍,正好滿足公司技術落地的所有要求。”目前,東方略正在準備“新三板”掛牌。
專業的服務團隊
入孵企業的發展需要孵化器的培育和扶持,而扶持是需要專業能力的。張洪告訴記者,九州通孵化器在人才招聘時,有生物醫藥專業背景的要求。大部分工作人員是從九州通集團各個崗位篩選過來的,涵蓋市場、研發、生產等板塊,很多工作人員有多年的生物醫藥相關的一線工作經驗。張洪本人此前就是九州通藥廠的總經理,對于生物醫藥企業怎么拿證、經營等有諸多經驗。目前,九州通孵化器共有37名工作人員, 90%的員工第一學歷是生物醫藥相關專業。其中博士和碩士學歷共5名,其他都是本科生物醫藥相關專業,具有中級職稱的執業藥師有10名。
對于創業企業來說,產品能否進入市場并被市場接受是很重要的。張洪告訴記者,并不是每一個有技術含量的項目都可以救活一個企業,無法進入市場和產業化的項目沒有收益和“價值”,而九州通有專業的團隊可以對技術項目進行評估。“九州通可以運用自身的市場評估體系對研發項目進行立項評估工作,極大的避免了中小企業的研發風險。
此外,九州通還建立了專業共享實驗室技術服務平臺,引進各類專業儀器設備116臺(套),總值達到1426萬元。北京華晨匯宏生物醫藥技術有限公司選擇入駐九州通主要看中其相關配套和生物醫藥的氛圍。華晨匯宏總經理陳繼廷告訴記者:“九州通孵化器提供的共享實驗室等完善的配套服務,對華晨匯宏這種剛剛創業起步階段的小型企業來說,節省了很大一筆儀器設備的資金投入。”目前,華晨匯宏的第一個產品鼠抗人IgG單克隆抗體已順利上市。
截至目前,該共享實驗平臺已為北京市300多家企業提供800余次的專業技術服務,涉及1類/3類/6類新藥,近100個產品進行了成果轉化。同時,為進一步完善技術服務平臺,九州通孵化器與國內10余所重點高校開展戰略合作,同時與北京大學、湖北中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等院校聯合進行課題研究。
從做平臺到市場化服務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當前,各種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形式也多種多樣。從字面上看,孵化器就是對創業企業“孵化”使其成長壯大,更注重服務體系和創業生態搭建,從而對入駐企業的特質更為看重。“在做實體孵化器的時候,必須考慮到這一實體的成功發展路勁,能否對入駐企業的后續發展提供幫助。”張洪說,九州通有大企業在前面驗證過,能讓創業企業少走彎路,產生1+1大于2的效果。“利用實體資源引導初創企業的產品市場化,是九州通今后努力的方向。”
張洪說,接下來九州通主要做好兩個方向的轉化。一是項目推介向項目經營轉化。許多孵化器都在給初創企業搞培訓、宣講、介紹項目,而九州通現在是要參與到項目經營上去。參與項目經營之后,九州通可以對項目進行投資、參股經營。“把若干個企業的優勢集中,比單一的推介項目對企業發展更有利。”
二是專業服務向平臺服務轉變。張洪表示:“專業孵化器有一定局限性。未來希望通過九州通這一平臺為入駐企業做事情,這一平臺不限于生物醫藥相關企業。”2016年,九州通孵化器聯合豐臺區13家單位發起成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促進會,圍繞“資金、項目、培訓、空間、市場”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服務。
目前,九州通正在加強與完善中試放大及微生物無菌檢測平臺建設、深入調研并建立醫療器械新技術轉化平臺、升級改造眾創空間——“創新工坊”。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將實現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為創業企業成長和個人創新創業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