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人口大省的省委書記,汪洋就是中國的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只不過權力更大。擺在這位中國共產黨在廣東省的一把手面前的危機,也比那位加州州長面臨的危機好對付一些。
與加州一樣,廣東省是規模龐大、充滿創新和活力的經濟的孵化器,遠離北京和上海——中國的政治和金融中心。該省官方人口數據為9540萬人,經濟產值和出口在全國領先,盡管出口較危機前水平下降了20%左右。
現年54歲的汪洋表示,危機為廣東省提供了一個改革傳統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機遇——過去30年,正是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令該地區從閉塞的農業省份轉變成為經濟火車頭。
汪洋表示:“從某種程度來說,要感謝全球金融危機的出現,因為它辦到了政府想辦但辦不到的事。”
他補充道,廣東省能夠利用這場危機作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機遇,原有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汪洋是中共政治局25位委員中僅有的兩名省委書記之一。
昔日,因地勢偏遠,無足輕重,廣東曾被中國的皇帝視為流放地,但如今,這里已成為有抱負政界人士的跳板。汪洋的兩位前任李長春和張德江在任滿后都得到了提升。李長春已處于國家最高領導層,為9名政治局常委之一,掌管具有重大職權的宣傳機構。
自1998年起,廣東省從未有本地人擔任省委書記,這反映出中央政府對該省單方面主義傾向的擔憂。與汪洋一樣,李長春和張德江同為不諳粵語的北方人。這三位省委書記均要與本地人的省長協同工作,但定調子的是省委書記。
“作為省委書記,在經濟工作中主要考慮謀篇布局、把握方向,”汪洋表示。“因此,大家可以經常聽到我在那些需要確定前進方向的地方闡述觀點。黃華華同志作為省長更多是側重操作層面的事情。”
在公眾提出抗議后,汪洋宣布,將與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Kuwait Petroleum Corp)合資的價值50億美元的煉化廠遷出原址。此舉體現了汪洋希望廣東省朝著更清潔、更環保的方向發展。對于一個已獲得中央政府最終批準的合資項目而言,這是個史無前例的決定。
汪洋以共產黨員的傳統辭令,表達了謀求新發展戰略的努力,號召政府官員“解放思想”。但重視數量甚于質量的舊習慣并不容易改變。就在汪洋召開記者招待會的前一天,該省出口重地東莞市市長承認,該市上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僅增長0.6%。但他表示,該市有決心實現10%的全年增長目標。
汪洋表明,自己并非政治改革家。“中國憲法明確規定,中國公民享有言論自由——但任何自由都是有條件的。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曾經有‘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言論自由,其結果是……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
“有些你們認為有言論自由的國家,政府內閣頻繁更替,議會里拳腳相向,”他補充道,似乎在指臺灣。“我們不愿把自己(對言論自由)的標準強加給別人,也不希望別人把標準強加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