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廣州吉必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開發的連續表面處理制備疏水型納米二氧化硅的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標志著我國在氣相二氧化硅的連續化表面改性方面取得自主知識產權。該專利技術的實施有望打破國外公司對我國疏水型氣相二氧化硅市場的壟斷局面。
吉必盛公司于2003年開始開發氣相二氧化硅連續化表面改性技術,推出了多種表面改性劑處理的產品,于2005年完成中試并申請了發明專利。目前吉必盛公司有能力生產與國外公司對應的所有牌號的疏水型氣相二氧化硅產品。該公司計劃在其子公司連云港吉必盛新材料有限公司籌建氣相二氧化硅在線表面處理生產線,最終形成5000噸/年疏水型氣相二氧化硅的生產能力。該專利技術的實施,將可為我國疏水型氣相二氧化硅市場提供進口替代產品。
據了解,氣相二氧化硅表面含有大量的硅羥基,容易形成氫鍵而使得產品極具親水性,影響了其在有機聚合物中的均勻分散,無法滿足一些行業的特殊需要,極大限制了產品的應用領域。為改善氣相二氧化硅顆粒與有機物分子之間的浸潤性、分散性、界面結合強度,提高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拓寬產品的應用領域,需對產品進行表面疏水處理。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國、美國、日本、烏克蘭和中國等少數國家掌握氣相二氧化硅的工業化生產技術,而氣相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技術,尤其是氣相二氧化硅的連續化表面處理技術,則集中在德國、美國和日本幾家大公司的手中,所生產的疏水型氣相二氧化硅產品幾乎占有全球90%以上的市場。
廣州吉必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是我國氣相二氧化硅生產的龍頭企業,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氣相二氧化硅核心生產工藝技術。利用有機硅副產物甲基三氯硅烷或多晶硅副產物四氯化硅為原材料,他們生產出了一系列不同比表面積的氣相二氧化硅,目前年產能力已達6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