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3年11月11日
這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戰略期,這是一個“穩中有進、穩中有為”的機遇期。在這一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特殊時期,如何突出重圍,實現轉型升級,獲取持續發展?
找準定位、創新引領、構建平臺、發展現代服務業,搶占轉型升級制高點……湘潭高新區探索出一條精彩的轉型升級之路。
大企業引領大集群
當市場大環境進入低迷期時,企業怎么辦?其實最好的出路就是未雨綢繆,在市場風暴來臨之前就開始轉型升級,站在市場生物鏈的頂端,引領市場的發展,而不是跟著市場亦步亦趨。
作為湘潭高新區新能源產業中的代表企業,湘電風能3年前就開始走這樣一條路。該公司總工程師宋曉洋說:“公司從2006年建立,經過數年的思考,2010年開始主動進行轉型升級。”
當時,國內風電企業的核心零部件幾乎全部從歐洲進口,企業購買成本增加,受此制約,企業無法掌握生產的主動性和可控性。
湘電風能實施轉型升級,聯手能源企業進行科技攻關,研發出了屬于自己的核心零部件。“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就在于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宋曉洋表示。
近兩年來,在國內風機市場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之下,湘電風能卻逆勢而上。去年湘能風電以6.9%的市場占有率,排名全國新增裝機容量市場第五;今年上半年,湘電風能的風機產品訂貨總量達1000臺。
作為龍頭企業,湘電風能的逆勢增長不單單是企業個體的成功。通過產業鏈的傳導,湘電風能還帶動了湘潭高新區內世優、崇德等一大批配套企業發展。湘潭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湘電風能將實現40億元的產值,帶動園區其他相關企業實現產值80億元,“不得不說湘潭高新區引導企業從單兵作戰向產業鏈整合的轉型走出了成功的一步”。
小企業也有大前途
即使是在湘潭高新區內,江冶機電也只是一家規模不大的企業,2012年年產值剛過5000萬元,但在國內再生鉛環保設備制造行業中,江冶機電卻是鼎鼎有名的大品牌。
2009年成立的江治機電,之前一直從事有色冶煉設備的研發制造,幾年來發展步伐并不快。去年,該公司依靠雄厚的技術力量,成功研發出廢舊鉛酸電源破碎分離系統,實現了國內再生鉛行業在該領域零的突破,改變了依賴國外技術設備的局面。該產品今年剛正式進入市場就取得良好反響,江治機電今年的產值有望突破8000萬元。該公司負責人吳光輝表示,江冶機電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前途。
在這一過程中,湘潭高新區功不可沒。吳光輝介紹,在進行技術改造升級,研發廢舊鉛酸電源破碎分離系統時,江冶機電一度遇到資金瓶頸,正是湘潭高新區主動伸出援手,以風險共擔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了融資問題。
新昕電氣是一家引領湘潭礦山電機車調速電控行業發展的明星企業,其占地40畝的新廠區如今已在湘潭高新區德國工業園緊張建設。而幾年前,因為沒有專利技術,新昕電氣還戲稱自己是“打螺釘”的小組裝廠。
“2009年企業進入園區時年產值只有300萬元左右,短短三四年間,產值就增長了10倍。”新昕電氣總經理曾利民說。
支撐新昕電氣迅猛成長的,是企業大手筆投入進行轉型升級。他們每年都要從銷售額中提取4%以上的經費投入科研。現在的新昕電氣,手握著10多項專利,其礦山電機車斬波控制器制造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中小企業由于體量小,實施轉型升級也就更為靈活。他們多在“特、精、專、新”4個字上狠下功夫、做足文章,這是實施轉型升級戰略的關鍵。
“我們手里還有很多新東西。”湘潭高新區一家中小企業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轉型升級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不僅帶來了產品的利潤生產線,還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現代服務業是“黏合劑”
轉型升級要靠兩條腿走路,一條是科技創新,一條是發展現代服務業。而現代服務業不僅被稱為“經濟黏合劑”,更是結構調整的換檔器和效率提高的助推器。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有利于推動創新型經濟發展,其中生活性服務業有利于營造拴心留人的創業環境,生產性服務業更是產業鏈最具價值和競爭優勢的高端環節。”湘潭高新區招商局局長趙波表示。
自去年年初湘潭高新區提出實施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戰略后,一年多的時間,園區現代服務業已漸漸呈現出與工業經濟齊頭并進的勢頭。目前,湘潭高新區現代服務業僅規模企業就簽約項目8個,總投資達到181.2億元。
對于生活性服務業,湘潭高新區的發展目標是造好城市、繁榮商貿、完善功能。在這方面,湘潭高新區全力推動的多個城市綜合體建設是最大亮點。
在東方紅南廣場,由萬達集團投資50億元開發建設的萬達廣場,建筑面積達120萬平方米,這里將打造成集購物、休閑、娛樂和高檔住宅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在汽車東站附近,另一個城市綜合體項目也即將動工。這個由大漢控股集團計劃項目投資18億元興建的“湘潭•大漢新世界”占地212畝,兩年內將建成,其中包括一棟168米高的酒店商務樓。
在生產性服務業方面,湘潭高新區的發展重點是科技服務平臺、總部經濟和現代物流。按照發展藍圖,湘潭高新區將建設成中部地區的企業總部基地、物流商貿中心、服務外包基地、科技服務中心。
在這其中,湘潭高新區正大力推動的工業地產是工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典型示范。即將動工的東方金谷產業園就是這樣一個工業地產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1000畝,將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做廠房和配套設施,構建發展服務平臺,讓企業也能實現“拎包入住”。
找準和堅守定位最重要
在轉型升級壓力日趨逼近的同時,找準和堅守自己的定位最重要。在適合自己的發展定位中尋求轉型升級的最大機遇,這是湘潭高新區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成功經驗。
“園區未來發展的定位十分清晰,這是我們進行轉型升級最基本的優勢。”湘潭高新區產業發展局局長田振斌表示,未來湘潭高新區將以“自主創新”為競爭力,以“光機電一體化”為核心技術,以制造業為策略,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現代制造業、生產服務業三大產業。
“轉型升級其實是有利于產業布局的,因為產業的升級凝聚了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得以彰顯‘高新’這一旗幟。”田振斌從產城融合的角度闡述湘潭高新區轉型升級的方向:有限的空間內,總部經濟、研發經濟、服務經濟與城市融合起來,優化園區的投入產出機制。
“其實園區經濟發展本來就是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過程。湘潭高新區在向千億園區進軍的過程中已經將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了一個發展理念。”湘潭高新區黨工委委員馮德清表示,湘潭高新區要做的千億園區并不是簡單的產值疊加。
“我們要通過資本運作、資源整合、政策配套,培養壯大龍頭核心企業,圍繞龍頭企業形成龐大產業鏈,打造專業和特色園區,成為湖南省轉型升級的示范園區。”馮德清說,未來的湘潭高新區,應該是一個以節能環保、先進裝備制造等現代制造業為基礎,其他配套服務業為輔的功能多元復合、交通高效便捷、設施配套完善、獨具高新特色的兩型活力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