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報
青島高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尚立群近日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青島高新區)到2020年機器人的產值要實現100億元,園區入駐的機器人廠家要達到50家。
首次亮相CIROS2013
在2013中國國際機器人展(CIROS2013)上,青島國際機器人產業園的展位地處中心位置,十分惹人注目。96平方米的展位上,除了對產業園進行圖片和燈箱展示之外,他們還聯合了園區5家企業共同參展,包括山東科技大學機器人與智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青島昱臣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青島科捷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等。展會第一天,就吸引了150余家廠商駐足詢問、洽談業務。
尚立群介紹說,青島高新區作為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2006年經科技部批準,在膠州灣北部擴區發展。2007年以來,青島市調整高新區管理體制,建立青島國家高新區先進裝備制造區,而將機器人作為高新區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機器人產業園占地1000畝,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研發設計和集成服務,將主要吸引國內外優秀機器人研發制造企業以及配套企業入駐。
尚立群表示,參加此次展會,目的是想利用這樣的平臺廣泛宣傳,為企業開拓市場提供便利。同時,他們也想通過對園區優惠條件和環境的介紹,吸引更多的機器人企業及人才到青島高新區來。
尚立群還特地把記者帶到了沒有和青島高新區聯合參展的青島諾力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力達)的展臺前,該公司的展覽面積達到162平方米。尚立群介紹說,諾力達是日本不二輸送機工業株式會社在山東地區的惟一協作單位,主要面向化工、食品、物流倉儲等行業,研發負載130公斤圓柱坐標自由度經濟性碼垛機器人及其作業工具。其研制的成套機器人碼垛輸送系統先后在可口可樂、青島啤酒、正大集團等眾多國內龍頭企業得到成功應用,建立了數十個產品應用示范基地。目前,諾力達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很高,今年的訂單也成倍增加。
機器人產業園初步成型
2012年以來,在青島市新的戰略指導下,青島高新區被賦予了調整產業結構的使命,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藍色生物與醫藥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科技服務業,成為高新區新的產業定位。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中,工業機器人首當其沖,其次還包括新能源汽車關鍵裝備、智能制造、部分通用設備與專用設備、節能環保裝備等。為了更好地組織園區企業,青島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已經成立,并吸納了24名成員。這次來參展的青島科捷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即是其中一員,該企業是中國和加拿大合作的機械手生產企業,產品包括注塑機械手、鈑金機械手、自動化裝配、檢測、包裝、物流系統,以及機器人應用工程??蛻羧褐饕性谑謾C、電腦、家電和汽車行業,是深圳富士康、比亞迪集團的合作伙伴。
另外還有青島海爾機器人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是工業機器人、商用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及專用設備。據尚立群介紹,目前海爾機器人已經收購了新西蘭的一家公司,準備利用其生產、設備方面的優勢,提高公司智能化生產的水平。青島華東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也是會員單位之一,主要生產伺服仿真重載機器人,成功為馬鞍山鋼鐵集團研發生產了第一代800KG鍛造機器人。目前生產的全液壓重載機器人達3噸,產品遠銷10個國家和地區,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此外還有青島寶佳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2012年與日本知名的機器人制造商那智不二越公司合作,主要針對物流行業生產碼垛機器人。
為了給園區創造出良好的技術研究氛圍,園區與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初步達成產學研的平臺,并形成機器人研發制造的人才儲備。”尚立群介紹說。另外,園區還委托賽迪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做發展機器人的產業規劃。園區針對機器人的產業專項政策也正在起草之中,其中將包括產業研發、制造、創新等方面的扶持資金政策,準備設立1億元的產業專項資金。
“園區各方面的齊全配套以及相關政策的優惠,對國內外企業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我們正在洽談的企業有10多家,包括生產光伏清潔設備機器人的青島昱臣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生產水下機器人的中船重工710所,以及索泰工業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等。另外,日本安川電機公司已經與我們簽訂了框架協議,他們將在青島高新區建設展示廳,將系統集成、研發、銷售、培訓等功能集合在展示廳中”,尚立群表示。
園區優勢獨特
由于中國工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業界普遍對機器人產業未來幾年的發展持樂觀態度。近幾年來,制造企業數量逐年增加,一些地方園區也紛紛建立機器人產業園區。
和其他園區相比,青島國際機器人產業園又有哪些獨特的優勢?據尚立群介紹,園區的優勢主要來自四個方面。第一,是公共研發平臺的支撐。這主要指山東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該中心是在山東省重點實驗室“機器人與智能技術”基礎上組建,包括山東省“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863智能機器人產業化基地等,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第二,是園區對基本建設進行補貼。入駐企業與園區簽訂協議,如果達到協議建設目標,園區將給予企業一定的土地建設返還補貼。返還的比例將依據投資量而確定,單位面積投資越多,產生的效益越高,園區對于企業的返還比例也就越大。這一政策不僅鼓勵企業多投入,而且會防止企業圈地現象的發生。第三,對于企業科技創新、應用集成、新產品研發的鼓勵。第四,用于吸納人才的補貼。對于來高新區工作,符合引入標準的人才,高新區將最高給予5000萬元的扶持資金。同時,青島市和高新區將聯合設立每年1億元的人才特區專項資金,對企業的高端、骨干技術人員,在個人所得稅的繳納、住房配套、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政策和扶持。
尚立群還特別提到,青島高新區在上個世紀50年代是鹽田,曾有兩家海水制鹽企業,現在已經轉化成高新區的實體公司,安置了2000多名員工。因此,高新區全部是產業用地,企業可以隨時進行商業運作,投資建廠。“青島依托家電制造、橡膠工業、食品飲料等制造業的優勢,將緊緊抓住這次工業轉型升級的機遇,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鏈。高新區有信心,我本人也有信心,在國家部委的支持下,用3年的時間,把機器人產業園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專業園區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尚立群說道。(記者 嚴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