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商務部部長陳德銘10日就“擴內需、促就業、保增長”相關經濟熱點問題回答記者的提問,透露了一股春意。
國內消費未來會有較大增長
有記者問:“我國目前擴大消費的潛力還有多大?”陳德銘指出,目前,總體看國內消費增長平穩。“中國有13億人口,任何一個很小的GDP數字乘上13億,都會變得巨大。”陳德銘強調。
經驗表明,人們對消費的增加基于幾個方面:社會保障體系是否健全;具有貨幣支付能力的收入能否不斷增加;傳統的影響。“國家在考慮促進消費的時候對這三個因素都做了戰略性的布置。”
“在這個前提下,抓好農村市場的開拓和城市服務業發展,國內消費未來還會有較大幅度增長。”陳德銘說。
此前,“家電下鄉”在全國成功推廣,預計將拉動約1500億元農村消費。在李毅中看來,“家電下鄉”不僅促進了消費,還將拉動電子制造業、家電工業、鋼鐵等產業發展。“如果‘家電下鄉’連續再搞一年、兩年、三年,對電子工業、電子制造業的拉動是非常顯著的。”李毅中自信地說。
就業形勢是否好轉仍待觀察
就業是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問題。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和2月份城鎮新增勞動力開始止跌回升——1月份69萬人,2月份93萬人,相比去年11月份和12月份回升明顯。
“但還不能因此就判斷我們的就業形勢開始趨于好轉,還得繼續觀察。”尹蔚民強調,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是三年來的最高水平;目前仍有1100萬農民工沒有找到工作,加上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611萬——就業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尹蔚民表示,國家非常重視大學生就業保障問題,國務院專門下發了加強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有關通知,出臺了八大措施保障大學生就業,主要包括: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到城鄉基層、到中西部地區去,鼓勵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更多吸納大學生,允許高校、科研單位的一些科研項目吸納部分大學畢業生,創建就業見習基地等;同時,國家還將進一步支持、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在稅收、場地安排、創業環境和條件等方面提供優惠。
中小企業有望獲6000億以上貸款
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中小企業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資金短缺。“今年對中小企業貸款有望達到6000億以上。”李毅中認為,這將進一步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
李毅中指出,解決當前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癥結難點就是要有人給中小企業貸款擔保。“中央財政出資的10億元已經分到330個擔保機構,可以為4萬戶中小企業提供2500億的貸款。”
除此之外,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也將由去年的39億元增加到今年的96億元。李毅中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有200億的技術改造貼息會向中小企業傾斜,特別是輕工、紡織、電子信息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通信資費仍有下降余地
通信資費問題近年來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李毅中表示,通信業資費的改革,會把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和合法權益放在首位。
“資費實際上是逐年降低的,前年手機資費和上年相比降低了13%,去年比前年降低了11%。手機漫游費也規定了上限要往下降。”李毅中舉例說,中國移動去年與前年相比大概降低了42%,中國聯通去年比前年降低了35%;此外,固定電話的區域通信費也在降低。
對于社會關注的移動電話“雙向收費改單向收費”問題,李毅中認為,隨著電信業的發展和有序競爭格局的形成,資費還有降低的余地。“新開的服務項目必須是單向收費,不能是雙向收費,”李毅中強調,“兩種費用制度并存,由消費者來選擇,但最終我們是要過渡到單向收費。”
“貿易保護主義為全世界所不齒”
“貿易保護主義為全世界所不齒。”在回答關于貿易保護主義的提問時,陳德銘旗幟鮮明地說。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世界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有所抬頭。陳德銘認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讓中國的經濟保持穩定發展,讓我們自己的外貿政策能夠支持自由貿易,符合多哈回合談判的要求。”
對當前企業反映的貿易融資困難問題,陳德銘表示,我國將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覆蓋面,同時進一步促進加工貿易的轉移升級,在海關、質檢、外匯等方面提高外貿便利化程度。
“要解決全球外貿形勢下降的問題,全球共同關注非常重要。我們要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因為貿易保護主義無益于經濟的復蘇和各國經濟的發展。”陳德銘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