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低迷襲來時,不可避免地會影響IT。利潤下降會給大多數行業和地區的IT預算帶來巨大壓力。首席信息官會被要求合理規劃項目、減小規模、重新談判合同并尋求其他機會,降低成本。
然而,自2001年那次大規模經濟低迷以來,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技術預算規模更大了,企業已經將更多的流程自動化,員工更多地使用基于技術的提高生產率的工具,電子商務已經進入日常運營的核心。同時,IT部門已經建立了更好的機制來管理IT決策過程,并且對本地IT業務進行了整合,以削減成本。
總的來說,成本壓力再加上IT部門變得更精簡、規模更大并且對企業目標更加必不可少,這幾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將在2009年給商務技術帶來新的影響。以下是可能出現的情況。
IT與企業財務融合
2009年將成為首席財務官參與IT事務的起始點。大企業將數億乃至數十億美元資金投入到IT部門,包括數據中心設施、系統資產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的組織能力。在資本頗為珍貴的情況下,首席財務官將會尋求利用IT資產作為產生現金的工具。他們也許會簽署包括更大的融資要素在內的外包協議,例如,讓IT服務提供商支付大筆預付款以換取合同期間更高的利潤額。他們還可能會先出售然后租回像數據中心設施這樣的硬資產。他們也可能會將優惠的供應商墊資作為硬件和軟件購買決策的核心條件――就像許多重工業企業在購買工業設備時以及電信公司多年來做的那樣。成功的首席信息官將會就如何優化現金為高管團隊提供切實可行的意見。
IT預算壓力加大
自2001年以來,IT能力的戰略重要性對于多數產業部門來說都越來越大。然而,許多組織的IT預算在2009年卻將面臨巨大壓力,會減少對新業務能力的投資。對于配給的IT資源的內部競爭將會異常激烈,因為高管們都知道獲得這些資源對于其業務部門以及他們自己職業生涯的成功至關重要。成功的首席信息官將不得不自我定位為誠實的中間人,努力以事實為依據評估IT投資,同時要避免引起與這個或那個業務部門結盟的看法。
“最后的”IT項目?
盡管技術能力在大多數行業顯然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IT投資在回報方面的差異卻讓人吃驚。以零售業為例,首席財務官可以比較準確地知道新增一處店面需要多少成本以及可能帶來多少收入。相比之下,IT項目的總成本可能會相差整整一個數量級,其價值要么無足輕重,要么會改寫游戲規則。在某些過去運用IT不那么成功的組織中,高管或許會放棄,并在經濟低迷期間取消所有非必須的IT項目。這種狀況自然會給首席信息官帶來挑戰。對此,最有效的做法是解釋需要提供哪些條件來改善IT投資的價值方程式。
監管部門對IT提出更多要求
在許多發達國家,政府將會加強對業界的審查監督。在美國,貨幣監理署已經在衡量銀行系統的恢復力,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要求對許多制藥系統進行“審核”,《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則推動著各個行業中關于會計系統的決策。政策制定者和監管部門將來或許將要求IT系統更多、更好地收集數據,以便更加深入地認識以及控制銀行如何管理風險、制藥企業如何管理藥品以及工業企業如何影響環境。政府官員也將會更加密切地監控許多法律和商業規則以確保合規。成功的首席信息官應改善自己與內部法律和企業事務團隊之間的關系,并做好準備有效地與監管部門打交道。他們將需要尋找成本可控、破壞性最小、能滿足政府要求的解決方案。
離岸和外包格局發生變化
10年前,有多少財富100強企業的首席信息官能夠想像得到印度企業現在居然會進入其最大且最有戰略意義的技術提供商之列?正像2001年的經濟低迷掀起了外包浪潮一樣,2008年的經濟低迷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近年來產能的巨大提高、目前總需求的下行壓力以及貨幣市場的巨大不確定性,可能會帶來供應商格局的劇變。另外,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由政府發起的爭取市場份額的戰略舉措也增加了這方面的壓力。重大并購案很有可能還會發生。新進入者將迅速成長,一些行業參與者會經歷嚴重倒退。成功的首席信息官將會把供應商關系作為一個組合加以管理,以便在新的勝出者出現時,自己占據有利地位。首席信息官還將需要對如何管理因服務提供商的整合或弱化所帶來的轉變保持警惕。
2009年,重大而往往出人意料的變化將直接影響IT組織。成功的首席信息官需要執行力強,能在企業內部擴大影響,同時,也許還需要有一點運氣。
作者簡介:
Stefan Spang 是麥肯錫杜塞爾多夫分公司資深董事兼麥肯錫商務技術業務全球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