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委領導”一欄將主任的對應位置換為蔣潔敏的名字時,國資委換帥傳聞終于塵埃落定。
業內人士普遍看好這位由大型央企負責人轉任國資委主任的掌門人。曾被稱為“改革先鋒”的蔣潔敏將開啟國資改革怎樣的時代,業內人士均拭目以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目前國企改革已經涉入深水期。在近期國資委的全委干部大會上,新帥蔣潔敏首度發聲,“堅定不移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理直氣壯地發展壯大國有經濟。”
10年改革成效初顯
自2003年4月國務院國資委正式掛牌之日算起,至今已整整10年。這10年,國務院國資委先后由李榮融、王勇兩任主任掌舵。
李榮融成為國資委成立之后的首任主任,在位7年。他領導下的國資委主動收縮戰線,削減央企數量,進一步優化了國有經濟布局。他還在央企中引入了董事會制度,但因體制所限,這一努力未達到預期目的。2008年金融危機之下,李榮融提出“過冬”理論,指導央企渡過困難時期。
隨著2010年王勇接任國務院國資委主任以后,央企改革的核心目標正式從李榮融時代的“做大做強”過渡到王勇主張的“做強做優”。
業內專家評價:“國資委初創這幾年來,國資體系未來的改革方向并沒有被更多地勾勒,而傾向于將國有資產作為一般性經營機構來看。”
以王勇為代表的新一任國資委班子則提出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發展目標。
王勇要求央企具體要做到“四強四優”,即自主創新能力強、資源配置能力強、風險管控能力強、人才隊伍強;經營業績優、公司治理優、布局結構優、社會形象優。
為實現這一目標,國資委大力實施轉型升級戰略,推進增長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規模擴張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推進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推進產業布局向產業鏈高端發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此外,還將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和國際化經營戰略。
業內專家認為,10年央企與國資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推動主輔分離,提高競爭力;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開展董事會建設試點;加強國資重組,推動企業做大做強;開展央企領導人全球選聘;完善央企的考核評價體系上。
新掌門熟諳改制
伴隨著蔣潔敏的走馬上任,國資改革的新時代來臨,不同于“老國資”背景的王勇,1955年出生的蔣潔敏有著一線企業的工作經歷,熟諳國企改制。
早在上世紀70年代,蔣潔敏還是山東勝利油田一名普通技術員,至90年代末的20多年間,蔣潔敏歷任勝利石油管理局副局長、黨委常委以及青海石油管理局黨委書記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