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于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2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朱宏任在會上表示,2012年10%的工業增長來之不易,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可以用“影響深”、“壓力大”、“見轉折”來形容。2013年10%的工業增長預期目標,考慮了工業經濟運行環境可能的變化,又考慮了與國民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的銜接,也考慮了工業經濟自身的運行規律和特點。
2012年年初制定的工業增速預期目標為11%,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低于預期目標。而2013年中央確定的GDP的增長目標是7.5%,工業增加值增速預期目標是10%,比去年的目標也低了一個百分點。對于“這是否意味著今年的工業增長仍就不能走出低迷的態勢”的提問,朱宏任表示,10%的工業增長來之不易,其內涵有了新變化,支撐了GDP 7.8%的增長。2013年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業有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可持續增長。
對于2012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朱宏任表示,可以用三句話來描述:
第一句話是“影響深”。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程度比預期要深。去年全年我國外貿出口總額比上年僅增長7.9%,增速同比回落12.4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口交貨值僅增長7.1%,同比回落9.5個百分點。
第二句話是“壓力大”。經濟下行壓力比預期要大。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增速同比回落3.9個百分點,從3月份起增速連續七個月低于10%,8月份僅為8.9%,前8個月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持續負增長。
第三句話是“見轉折”。積極因素正在集聚、經濟運行已呈現緩中見穩跡象。去年前三個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1.6%、9.5%和9.1%,四季度回升到10%,10、11、12三個月增速分別9.6%、10.1%和10.3%;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扭轉了前8個月負增長的局面,其中10、11月份分別增長20.5%和22.8%。
此外,朱宏任指出,2012年工業經濟運行狀況還有一些積極的變化。一是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列入2012年淘汰落后產能名單的2761戶企業落后產能基本關停,汽車、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兼并重組取得積極進展。二是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全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幅高出規模以上工業2.2個百分點。三是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核高基”、新一代移動通信網、高檔數控機床等科技重大專項加快推進,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百項技術創新工程確定的94項產業關鍵領域工薪技術研發進展順利。四是經濟運行質量提高,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大幅度降度,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繼續提高。
對于2013年10%的預期增長目標,朱宏任表示,這個速度是預期性、指導性的,考慮了2013年工業經濟運行環境可能的變化,又考慮了與國民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的銜接,也考慮了工業經濟自身的運行規律和特點。
朱宏任指出,從各方面的分析看,實現工業平穩較快增長,挑戰與機遇并存,在外需短期內難有大的起色、內需增長也受到多重因素制約的大環境下,要沒有水分、實實在在地完成這一目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同時,我國工業達到一定規模以后潛在增長率放緩,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工業預期增長目標適度回調,重在把推動發展的著力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引導到轉方式、調結構、推動工業轉型升級上來。
朱宏任表示,2013年,我們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促進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穩”主要體現在主要指標增速上,工業生產平穩增長,產需銜接基本穩定,企業效益穩步提高;“進”主要體現在運行質量和整體素質上,產業結構調整有新進展,自主創新能力有新突破,綠色循環發展有新成效,國際競爭能力有新提高。朱宏任稱:“我相信經過各方面努力,工業有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可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