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北風來,煤焦鋼鏈冰凍寒。
自去年四季度鋼市大跌之后,國內煤-焦-鋼產業鏈仿佛一下子墜入冰凍期,即便使今年4、5月份跨入傳統旺季,受宏觀形勢影響,下游行業增長放緩,國內鋼材的需求呈減緩趨勢,市場表現依舊不景氣,終端需求恢復緩慢,銷售信心脆弱,悲觀情緒籠罩著整個市場。作為鋼鐵行業的上游產業鏈煉焦煤、焦炭市場因素同樣一片慘淡。
據羊城晚報報道:在福爾馬林的陰霾下,近日白菜價格暴跌三成多。然而讓中國鋼鐵業深感悲催的是,即便如此,目前一公斤鋼材的價格依然抵不過一棵白菜。以廣州市場為例,現在一棵4斤左右的白菜可以賣4.8元,而螺紋鋼一噸4400元,折合每公斤僅4.4元!而山西太原螺紋鋼出廠價格在 4350—4450元/噸,不及每公斤5.5-6.0元的豆角!
五月中旬以來,國內多家鋼廠齊齊宣布下調產品價格,寶鋼、武鋼、新撫鋼、山西晉鋼、安鋼建筑用鋼下調幅度20元/噸-90元/噸不等。板材方面,多家廠商價格下調幅度則達150元,鋼材價格下行明顯。
國家發改委通報稱,今年一季度,我國鋼鐵行業實現利潤183.3億元,同比下降67.8%。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170.3億元,增長1.2%;鋼鐵冶煉及加工業由2011年同期凈盈利349.9億元轉為凈虧損4.9億元。
此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也表示,今年以來,鋼鐵行業繼續面臨市場需求減弱、鋼材價格下降、原燃材料價格高企、經濟效益不斷下滑等嚴峻形勢,一季度國內重點大中型鋼鐵虧損數億元,為近12年來的第一次全行業虧損。
“備好干糧和水,準備打持久戰吧。如果只是在觀望,很可能是‘坐以待斃’。”中國鋼鐵行業已經發出嚴峻的預警信號。
作為鋼鐵行業的上游產業鏈煉焦煤、焦炭市場因素一片慘淡。
1-4月,全國焦炭產量14455萬噸,增長6.4%,減緩5.6個百分點。今年我國雖然下調了焦炭出口關稅,但并未促使焦炭出口形勢好轉。曾經左右世界焦炭貿易市場,被歐盟訴諸世貿組織的中國焦炭出口量大降82.8%,焦炭出口29萬噸。
進入五月,國內焦炭市場繼續萎靡,成交情況持續冷清,部分地區焦企限產情況加劇。近期為應對市場增加出貨量,鋼廠方面紛紛降低鋼材出廠價格,同時,各鋼廠都表示要降本挖潛增效。馬鋼、龍鋼、酒鋼、濟鋼等大中主流鋼企,都將降本列入“攻堅戰”式的目標。國內主流鋼廠為保持資金鏈順暢不僅繼續降低焦炭庫存,對焦炭的采購積極性減弱;而且,一再壓低焦煤、焦炭的采購價格。據中國煤炭資源網市場了解,全國冶金焦價格普遍下調30—50元/噸,并且繼續走低。
由于需求不振,鋼企采購頻頻壓庫、壓價,中國第一焦炭大省山西焦炭企業飽受上游煉焦煤以及下游鋼鐵的雙重擠壓,噸焦虧損100元~200元的焦化企業比比皆是,行業平均虧損幅度和虧損面積的有增無減,省焦化行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山西省焦炭占全國比重首次跌破20%,從第一季度運行的數據來看,下降勢頭仍將繼續。
鋼鐵、焦炭市場的一路下行勢頭波及煉焦煤市場,作為鋼鐵行業的上游,煉焦煤企業雖然擁有較強的話語權,但在下游景氣度急劇降低的背景下,煉焦煤也很難獨善其身。伴隨著鋼鐵行業的不景氣,國內焦煤市場價格也一路走低。今年以來,全國焦煤市場除個別煤種價格相對堅挺外,其余全部呈現下降趨勢,近期全國地區煉焦煤市場再次普跌20--50元/噸,個別地區或企業下跌80元/噸。
鋼鐵市場的頹勢也使得山西、寧夏噴吹煤市場繼續弱勢下行,成交不佳。山西、寧夏地區的噴吹煤價格普遍下調20-40元,最高價格優惠幅度達到80元/噸的政策。
國際市場上,非主力品種的煉焦配煤市場目前供過于求,今年價格都出現回落,與去年同期相比,無論是動力煤還是煉焦煤,國際市場價格降幅均要明顯高于國內,進口煤具有一定價格優勢。國際煉焦煤價格的持續下降,引發國內煉焦煤進口的大幅增加。2011年中國全年進口煉焦煤約4466萬噸,2012年中國對進口焦煤的需求依然旺盛。
2012年1---3月我國累計進口煉焦煤1219萬噸,同比增16.2%。國內最大煉焦煤生產企業山西焦煤集團一位負責人預計,2012年中國煉焦煤進口量可能超過5000萬噸左右,增幅12%,高于動力煤的占比,煉焦煤進口增加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應該更大。
進口煉焦煤的降價和大量增加無疑給國內煉焦煤市場帶來很大的壓力,這使的國內煉焦煤市場更加疲軟,進而影響焦煤生產企業的的經營和收入,煤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速回落,應收賬款和成本上升,煤企在二季度的盈利狀況并不樂觀,煤炭市場的供需面難有較大改善。
今年經濟形勢一路下滑,一是反映出經濟運行在沿著下滑的方向繼續發展,二是今年回調幅度比想象的要大。在4月一系列疲軟的經濟指標公布后,知名投行和國際組織紛紛下調了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有的機構預計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速恐將跌至8.0%下方。
六月初,一系列的經濟數據又將陸續公布,預計5月份的經濟數據會比4月份更差。
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放寬政策呼聲不斷。本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刺激政策。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已確定的鐵路、節能環保、農村和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教育衛生、信息化等領域的項目,要加快前期工作進度。認真梳理在建續建項目,切實解決存在問題,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
中國煤炭資源網分析認為,本次會議出臺的政策或意味著新一輪經濟刺激的開始,既包含消費、投資和出口的各個方面,也包含結構優化、產業支持政策和制度性變革的各個層面!
事實上,2月底以來,我國重大建設項目審批速度明顯加快,部分高速公路網、機場和軌道交通項目獲集中審批通過,一批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項目正逐步推出。據初步統計,1至4月份,新增項目增長8000多個,僅 4月發改委批準項目就多達328個,近乎去年同期的兩倍。據統計,與前兩年相比,今年政府預算內投資下達的速度明顯加快。一季度,預算內資金同比增速達到24.9%,為兩年來最高。
進入5月以來,發改委項目審批的速度,可用“猛烈”來形容。最近發改委審批的在建鐵路項目包括快速鐵路、煤運通道等,擬開工的重大項目包括部分已批尚未開工的快速鐵路,如蒙西至華中鐵路煤運通道項目等。此外,還包括中西部支線機場建設項目,確保2012年補建資金全部安排到位,基本完成補建任務。
據了解,一些地方政府也已經行動起來,制定出臺穩增長計劃。加之中央財政加快下撥資金速度,項目落地和推進更為順暢。隨著接下來投資力度的加大,全國經濟有望在二季度底探底企穩,三季度回升上行,經濟下滑的勢頭有可能提前回暖,我國經濟穩增長才可能有些底氣。
屆時,國內煤-焦-鋼產業鏈興許會折射出一線曙光和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