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概念與技術
物聯網包括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即物聯網可以隨時隨地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交互互通。物聯網技術的關鍵在于感、傳、知、控,其核心技術如下:RFID技術。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泛在傳感技術。利用各種傳感器,將現實世界中各種事物的變化進行量化,形成數據,并通過技術手段傳送到指定的位置。
納米嵌入技術。利用納米技術制造超微型的傳感器,構建看不見的傳感網絡。這些被稱為智慧塵埃的超微型傳感器,可以嵌入到任何物品之中,且不造成任何影響。智能運算技術。傳感器得到信息后,需要對其進行語義的理解、推理和決策,這需要智能運算技術來完成。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物聯網擁有更深入的智能化、更全面的互聯互通、更透徹的感知。首先,它能幫助我們隨時隨地感知、測量、捕獲和傳遞設備的信息;其次,它能將各類不同介質中的信息交互、共享;最后,它能使用數據挖掘和分析工具等科學模型和功能強大的運算系統處理復雜的數據,整合分析海量的跨地域、跨行業的信息,支持決策和經營。因此,物聯網不再單純的是一種技術手段,更是一劑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的良藥。
物聯網在電力行業的應用
與電力行業生產需求相匹配,物聯網可以全面應用于電力生產、傳輸的整個系統,提升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幫助電力行業實現健康、高效的轉型發展。(如圖1所示)
圖1 物聯網技術在電力行業的“綠色”應用
在水力發電方面,開發集實時監測、趨勢預測、在線調度、風險分析為一體的水庫智能調度系統。根據水庫來水和蓄水情況及水電廠的運行狀態,對水庫未來的運行進行趨勢預測,對水庫異常情況下水庫調度決策進行實時調整,并提供決策風險指標,規避水庫運行可能存在的風險,提高水能利用率。在水電站,物聯網不但可以應用于機組內部的監控,還可以應用在壩體的狀態監控,可以在壩體內設置傳感器實時監測壩體變化情況,規避水庫運行可能存在的風險。
在風能發電方面,可以實時監測風能狀況,了解風電功率的變化,預測風電功率的波動趨勢,并通過建立可靠性模型,開發相應的分析軟件,建立風電廠接入電網的可靠性分析評估方法,避免風電機組波峰波谷差異過大對于電網穩定性的影響。
在光伏發電方面,由于光伏發電具有隨機性、間歇性、發電量與氣候條件有關、能量密度較低等特點,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光伏電廠的氣象數據實時采集,提高太陽能輸出功率預測的準確性,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電力設備狀態的實時監測。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在常規機組內部重要控制點布置相應的傳感監測,實時了解機組運行的實際狀況,包括各種技術指標與參數,提高常規機組的狀態監測水平,及時處理異常指標和潛在問題。
物聯網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安全管理水平。由于電力生產管理的復雜性,電力現場作業管理難度較大,常有誤操作、誤進入等安全隱患。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進行身份識別、電子工作票管理、環境信息監測、遠程監控等,實現調度指揮中心與現場作業人員的實時互動。
物聯網技術以提高對輸電線路運行狀況的監控能力,可監測的主要內容包括氣象條件、覆冰、導地線微風振動、導線溫度等。同時可以通過在塔基下、桿塔上及輸電線路上安裝地埋振動傳感器、壁掛振動傳感器、傾斜傳感器、距離傳感器等物聯網設備,實現輸電線路狀態的實時監測,很好地完成對重要桿塔的實時監測和防護。
未來發展與展望
“物物互聯”使得機器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能實時向人們匯報狀態的主體,從而可以大大促進電力行業向“綠色、安全、智能”的電力行業轉型。(如圖2所示)
圖2 物聯網技術促進電力行業轉型發展
首先,物聯網技術可以從生產的全流程進行監控,從煤炭堆場的環境監測到機組內部燃燒狀態監測,再到排放環節的脫硫脫硝有害化學成分檢測,從而大大加強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效果。其次,從發電企業發電設備的監控到電網企業輸電設備的監控,物聯網技術可以幫助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提升安全生產的管控能力,針對隱患及時響應。最后,物聯網技術最核心的提升是智能化。電力企業海量數據收集之后,利用決策支持系統進行分析處理,幫助企業實現智能化思考,做出最合理的應對措施。
但物聯網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在電力行業充分應用時,也應考慮到其可能的危害性。首先,把感應器嵌入企業每個設備與設施中,使每個物品都切實互聯起來,這直接帶來了對企業的安全和隱私的保護問題。例如病毒,在互聯網上即使是感染了病毒,受害的最多也就只是幾萬臺計算機,切斷網絡后可以慢慢消滅病毒。但在物聯網上傳播病毒,受感染的就不只是計算機,還有眾多現實物品,直接會影響到企業的生產運營。尤其是作為國家基礎性行業的電力行業,其安全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物聯網設備的核心技術并不在我國手中,關鍵電子元器件、基礎軟件、操作系統、骨干路由、數據庫系統、大型存儲設備等方面,美國都占據全球壟斷地位。而在我國,半導體專利外國企業占85%,電子元器件、專用設備、儀器和器材專利外國企業占70%,無線電傳輸外國企業占93%,移動通信和傳輸設備外國企業占90%。如果某些外國設備留有“后門”,被外國企業或政府操縱,后果將不堪設想。
在“十二五”期間隨著兩化融合戰略的深入推進,物聯網技術必將會大大推動傳統電力行業的轉型發展,提高產業競爭力,實現產業的跨越式升級。但在發展的同時也要審慎推進,有選擇性地逐步推進核心設備的物聯網應用,實現電力企業與物聯網產業的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