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境問題的進一步加劇和非常規天然氣的大規模開發,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9月11日,由國際能源署和中國能源網合作完成的《天然氣定價與監管:中國面臨的挑戰與國際經驗借鑒》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不僅指出了中國天然氣發展所面臨的關鍵性挑戰,也在借鑒諸多成熟市場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建議與意見。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是世界第四大天然氣消費國。“十二五”期間,我國政府計劃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翻一番,2015年天然氣消費量預計將達到2600億立方米。如此龐大的天然氣市場如何健康發展,是我國能源領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在與國際能源署總干事瑪麗亞·范德胡芬交流的過程中,讓筆者感受最深的一點是,她一再強調,中國市場具有許多獨特之處,其他國家的經驗僅有借鑒作用。
事實也是如此。筆者發現,與歐洲、美國等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在資源稟賦、市場結構和監管體系等方面有諸多不同之處。將其他國家的做法簡單套用到中國市場上,不僅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會導致邯鄲學步。
其實不只是天然氣,中國其他能源領域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說到底,他國的經驗只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巨人的肩膀,而中國的能源問題最終只能靠中國人自己的智慧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