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學者預言,以大批量、標準化為特征的傳統制造業正在被少量、個性的新制造模式取代,他們稱之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智能機器人由此引起了特別的關注:傳統制造業的升級需要它,新制造模式更離不開它——當然對“智能”的要求更高,且會越來越高。
中國各地的經濟梯度明顯,一方面傳統制造業需要不斷提升先進程度,另一方面,在上海這樣的地方,需要積極布局新型制造業。能夠“承上啟下”的機器人的研制和產業化,對中國有著堪稱戰略性的意義。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上海目前已是國內最大的機器人產業聚集區,不但吸引來全球四大機器人產業巨頭設立中國總部,一批本土機器人企業也在悄然成長。據上海市科學學所調研統計,目前上海直接從事機器人生產、服務的企業有幾十家,遍布產業鏈各個環節,其中一批中小企業的發展尤其迅速;與此同時,上海在人才、研究實力、配套環境等方面擁有一定優勢。
借助上海的輻射力,長三角地區正浮現一條“環上海機器人產業帶”。
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預測,未來兩年,中國有機會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2014年后,全球每年新安裝的工業機器人中,可能有多達1/5落戶中國,幫助“世界工廠”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升級轉型。
在這股“新浪潮”中,上海大有機會做“弄潮兒”中的領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