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無線通信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得到應用。但是無線通信應用越廣泛,通信質量所遇到的干擾也就越多,除了大自然的因素外,人為影響通信穩定性的因素也很重要。下面就以運城市防汛無線通信專網的穩定性作為例子,介紹一下影響無線通信穩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頻率對通信網穩定性的影響
在無線通信網中,工作頻率是影響通信穩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山西省運城市防汛無線通信網中,因有高山和高低不平的山凹、丘陵組成的復雜地形,組網時工作頻段的選擇、頻段的選用會直接關系到通信網的穩定性,又因臺站較多(現有44個臺站),過多地選用點頻,一方面降低了頻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會產生互調短波,使通信網阻塞,而且會產生頻點之間的干擾。但我們根據當地中高山復雜地形的特點,采用小區劃分,頻率復用等手段來提高通信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下面我們就這幾方面進行分析。
1、區域的劃分與頻率的復用通信網穩定性的影響
運城市防汛通信網控制面積13968km2,設有44個固定臺站,最遠的通信臺站距離74km。為了提高頻率的有效利用率,擴大通信網的覆蓋面積,以當今的經濟條件出發,現實可能性地將通信網劃分為3個小區,每個小區設有中心臺站。一級網干線使用一個150MHz雙功率點,二級網干線使用一個150MHz雙功率點的其中一個頻點。另外,采用小區域布網方式,這樣減小了頻點數量,提高了頻率的利用率和信道質量,即使最遠的通信距離也能滿足通信網指標要求,所以采用小區域劃分頻率復用,可提高防汛通信網的穩定性。
2、頻段對通信網穩定性的影響
無線電傳播的路徑損耗隨無線電波頻率的加大而增加上升,對任何一條無線通信線路,在通信距離不變的條件下,無線電波傳播路徑損耗的量取決于頻率的量值。當頻率增加時電波傳播損耗也增加,遇到高山阻障時電波損耗就會增大,有降低信道質量的趨勢,但抗干擾性增強,有提高信道質量的能力。因此,在組建無線通信專網時采用什么樣的頻率才能使通信網性能穩定可靠呢?從實地測量的值來看,其中,73MHz、150MHz、230MHz、450MHz這些頻段,最適宜我們防汛通信網工作頻段的是150MHz,230MHz,現場實測值150MHz為24dB、230MHz為21dB指標。單從話路工作來看完全滿足我們工作需要,幫我們選用150MHz頻段做為組網頻段,將提高整體通信網的穩定性。
3、點頻對無線通信網穩定性的影響
無線通信網的頻段確定后,對有中繼的通信網,如果點頻選擇不當,則會產生互調制波,則中繼站出現阻塞現象,使中繼所覆蓋的小區域臺站工作受到影響,因此,點頻時應嚴格按照國家無委的波道間隔25KHz,150MHz雙工頻差5.7MHz,盡量避免互調制波的產生,選擇好點頻頻率,避免頻率之間的干擾,確保通信網的穩定性。
人為或自然干擾對通信網穩定性的影響
1、人為干擾對通信網穩定的影響
人為干擾源主要來自電器噪聲干擾,比如發電機、電動機、磁電機、工業干擾等,它們具有較寬的頻譜,而且強度隨著頻率的變化而變化,都能對無線電通信網的穩定性產生影響。
2、自然干擾對通信網穩定的影響
自然噪聲的干擾是指自然界存在的各種電磁波源,比如天電干擾、太陽黑子、天氣變化等,都會對無線通信網的穩定產生影響。
要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在組建通信網時,盡量避開干擾源。特別是在設中繼臺或中心臺時應選擇好臺址,避開干擾源,確保通信網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