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主席邢元敏,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少階,副市長凌月明,市政協副主席劉隆鑄、夏培度和秘書長王長壽出席會議。江蘇、安徽、江西、湖南、貴州、重慶、云南、青海與成都、武漢、南京等14省市政協領導和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負責人出席會議。
會上,凌月明代表市政府介紹了水環境保護情況,國家環保部、國家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同志就長江水環境保護做了專題報告。上海、湖北、四川等省市政協結合本地工作實際和會議小組討論情況做了大會發言。
《聯合建議》指出,長江航運在國民經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貨運量占全國內河運量的80%。2007年,長江干線貨運量突破11億噸,居世界內河第一位。但船舶污染物(包括油污水、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和洗艙廢水等)的直接排放、船舶事故、化學品運輸船舶泄漏事故等,危及長江生態環境和用水安全,導致長江部分支流富營養化加重、水華頻發,水質惡化也初現端倪,加強長江流域船舶污染治理工作,已成為當前長江水環境保護的緊迫任務,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節能減排措施的重要內容。
針對當前在長江流域船舶污染防治方面,還存在著思想認識不到位、法規和標準體系不完善、污染物接收和處置體系不健全、治理資金嚴重投入不足、應急反應能力不夠、船舶從業者環保法律意識不強等問題,《聯合建議》提出,要進一步提高對長江船舶污染防治的認識,完善相關防治法規和標準體系,盡快修訂《船舶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強船舶污染執法能力建設;要從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著手,聯合環保、城建、海事等部門,建立起相互協調的監管機制、檢驗機制和污染控制信息系統;沿江港口、碼頭和交通、市政環衛等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垃圾、廢水接收處理設施和化學品船舶洗艙基地,保證船舶污染物得到及時接收,并納入城市廢物接收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在完善長江流域船舶污染應急反應體系和賠償機制的同時,要加強船舶污染防治的技術研究,針對客輪、拖輪、貨輪、駁船等不同特點,研制不同的處理方法和處理設備;要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開展對船員的環保培訓、考核等工作,提高船運從業者的環保意識、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