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內家電行業最有分量的一條新聞,非海爾集團計劃全資收購新西蘭最大的家電制造商斐雪派克莫屬。據悉,海爾集團將以1.2新西蘭元/股的價格向斐雪派克股東發起全盤要約收購,要約擬于14日至30日內正式啟動。這也意味著海爾的全球化戰略將再次提速。
收購價格或超7億美元
9月12日,青島海爾(600690)公告稱,公司董事會通過《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放棄收購新西蘭斐雪派克電器控股有限公司股份的優先選擇權》的議案,同意公司(包括本公司控股附屬企業)就增持項目放棄優先選擇權。海爾集團已于2012年9月11日通過其全資控股子公司向斐雪派克股東發出普通股份的全盤收購要約通知。海爾集團提出的方案是,將以每股1.2新西蘭元的價格增持斐雪派克股份,此要約擬于14至30天內正式啟動,價值約7.01億美元。
斐雪派克創建于1934年,是一家以生產高端冰箱、洗衣機、洗碗機等產品的全球性家電企業。該公司每年生產約120萬臺高端家電,其生產基地分布于新西蘭、美國、意大利及泰國,產品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斐雪派克在新西蘭擁有55%的市場份額,位居市場第一;在澳大利亞擁有18%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
實際上,海爾對于斐雪派克的興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早在2009年5月,海爾以2850萬美元收購了斐雪派克20%的股份,斐雪派克也從當年11月起,開始負責海爾在新西蘭的銷售、營銷和客戶服務。當時海爾為此項交易僅支付2850萬美元。目前海爾仍是斐雪派克的最大股東。
業績為收購奠定堅實基礎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海爾此時選擇斥巨資加速海外擴張,確實讓人疑惑,不過海爾是有“本錢”的。
青島海爾201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04.7億元,同比增長6.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52億元,同比增長21.26%,符合公司中報預告19%-23%,對應攤薄后EPS0.688元/股,略超市場預期。其中Q2實現營業收入217.8億元,同比增長6.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31億元,同比增長30.94%。特別要指出的是,報告期內青島海爾毛利率為24.59% ,同比漲了0.58個百分點。
國都證券在調研報告中稱,公司上半年綜合毛利率明顯高于格力和美的,空冰洗三大產品毛利率則全線高于去年同期,第二季度毛利率環比第一季度繼續上升。除渠道業務外,小家電等其他業務毛利率也高于去年同期。
不過,也有業界人士認為海爾這次當了“冤大頭”。其收購價格也比斐雪派克的現在股價(約1.05美元)有一定的溢價。
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表示,“上次海爾出資收購其20%股權是在金融危機后的抄底,如今收購成本比原來高出了近一倍,但是斐雪派克的業績兩年來卻有了近兩成的下滑。”
國都證券家電行業分析師楊志剛則表示,不反對家電行業大收購、大兼并時代到來的說法,但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再過一兩年收購可能會更有利,未來幾年多留現金可能把握更大的機會。
全球化戰略再提速
海爾此番要約收購,再次證明了其全球化戰略再提速。
就資本運作而言,海爾是最早走出中國,進軍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目前海爾的海外業務不在上市公司體內,但2011年1月海爾集團承諾5年內注入海外資產在內的所有家電業務。海爾的海外業務這塊盈利能力預期上,上市公司和集團公司存在部分分歧,所以確定的折中方案將先由集團培育,然后注入上市公司。
就行業而言,業內人士分析,海爾收購斐雪派克存在兩種說法,一種稱,海爾最初的想法是希望通過斐雪派克購入一些專利,但是在深入交流后,慢慢形成了參股,乃至收購的想法;另一種則稱,海爾一直有想要借助收購發展歐美高端市場的想法,斐雪派克屬于“奢侈型家電”,縱然收購成功會對海爾在海外市場的形象有大幅提高,但其中的風險和壓力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另一方面,斐雪派克屬于區域性的家電龍頭企業,業務主要集中在新西蘭等地,加之此外收購的交易金額并不算大,并不會對全球家電市場帶來十分明顯的影響。
業界表示,目前家電行業跨入大兼并,大收購的時代。海爾此次收購意向是繼收購三洋家電業務后,對外資品牌的再一次收購意向。伴隨著家電制造轉移,這是中國家電逐步確立國際化品牌的過程,收購意向體現了公司在國際化方面的先行優勢。
【作者: 陳曉晟】 (責任編輯:郭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