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經濟網
面對宏觀經濟下滑、應收賬款增加及現金流減少等內外憂患的形勢,三一重工不得不重啟香港IPO以補充企業現金流。而對于三一今日所遭遇的困境,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由于其對行業的盲目樂觀所導致的必然結果。而就在去年九月份,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還登上了“大陸首富”的寶座,難怪有人調侃“首富也會沒錢花”了。
二度沖擊上市籌資額大縮水
由于宏觀經濟依然處于回調當中,致使工程機械行業需求減少,就連行業內的一線企業三一重工也不得不通過“透支銷售”的模式進行競爭,但這也導致其應收賬款暴增、流動資金減少,目前三一重工手中的現金不足70億元,而相比競爭對手中聯重科手上掌握著近180億元的現金,三一重工的資金荒就顯得更為嚴峻。
為了緩解現金流不足的窘境,三一重工不得不重新啟動香港上市。
2011年,三一重工就準備在H股上市。去年8月24日,三一重工宣告,證監會核準其發行的H股股份數為15.41億股(含超額配售2.01億股)。不過,由于當時香港股市處于大幅調整之中,上市環境不理想,公司不得不縮減發行規模,降低融資量。到了當年9月22日,公司突然宣布,由于市況波動,暫時擱置H股上市計劃。10月17日,三一重工將H股上市相關事項的有效期延長18個月。
今年5月份,三一重工重新啟動H股IPO進程。據悉,這次三一重工重啟上市,不但集資規模由原計劃的33億美元大幅降至20億美元,發行股數占擴大后股本的比例,亦由15%降至10%。三一重工將于7月16日舉行發行前推介,以試探市場興趣。
三一重工大裁員首富也會沒錢花
去年九月份,胡潤研究院發布《2011胡潤百富榜》,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以700億元身家首次成為“2011年中國大陸首富”。然而才過去大半年,三一重工就被爆裁員遭抵制,200多名員工圍堵人事部門。
分析人士曹文明認為,三一重工作為一個明星企業,一下子出現了這么嚴峻的問題,這其中固然有國家宏觀調控的大環境的影響,但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也不能被回避——甚至自身的問題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2011年10月28日,“胡潤百富企業家峰會”在北京舉行,三一總裁向文波出席并發表演講。或許,從他的講話中我們能一窺三一出現今日局面之究竟。
向文波當時在談到對未來行業前景的預判時表示,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至少還有十到二十年的高速發展機會。而讓他做出該判斷的自信來源于三個方面:中國的基礎設施還非常落后,中國的機場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機器人發展前景廣闊、經濟全球化。正常情況下,這些都沒錯,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一直未能徹底恢復,加之新的歐債危機的爆發和蔓延,全球化使中國經濟受到了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加之中央政府對房地產宏觀調控的堅持不懈,工程機械的市場需求遭到沉重打擊。
另外,早在今年年初,三一重工用接近30億元現金收購德國普斯邁斯特公司,市場就已經開始質疑三一重工的現金流問題。目前,在種種宏觀局勢及微觀決策的多種不利影響下,三一重工出現流動性危機不足為奇。
三一重工股價連跌市值20天縮水超150億
而在連續負面信息的打擊下,三一重工的股價也迅速做出了反應。最近三周,三一重工的股價已經累加下跌了將近15%,市值減少超過150億元,PE降至不到9倍。可見,面對行業現狀不斷的惡化,低市盈率并不能阻止機構資金的外逃。
安信證券高級行業分析師張仲杰表示,“去年以來工程機械行業內各廠商應收賬款遠高于營業收入的增速,導致行業內盈利的質量下降,銷售商品應收款回收期限延長,經營現金流占凈利潤比例下降明顯,情況比2008年形勢更為嚴峻。”
方正證券工程機械行業分析師彭民也認為,行業銷售數據的低迷,是真正導致三一重工股價跳水的原因。“6月份工程機械行業糟糕的銷售數據讓投資者失望。”彭民說。據了解,原本業內預計在調控政策松動、房地產業復蘇的大背景下,工程機械銷售數據不至于太難看,沒想到6月不論是泵車還是挖機,銷售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國內挖機銷量下滑超過20%,糟糕程度遠超行業分析師此前的預期。
過度擴張下的均衡難題
近期央行在一月內兩次降息,讓人不得不對上半年經濟發展的成績單感到憂慮。許多行業雖早已調低了增長預期,但來自公司層面的預計比估計的更差。經濟的下行趨勢讓眾多企業感慨“情勢比2008年還差”。
在6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中,新訂單指數連續兩月位于榮枯分界線以下,生產指數也有所回落,其中專業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等產業指數均位于臨界點以下。
在經濟下行壓力明顯、行業不景氣的前提下,相信還會有很多企業動用“節流”這一方法,三一不是個例,但三一卻是特例,是欲裁員而不欲付出裁員成本的特例。三一悄然裁員,一方面是在試探員工對企業大規模裁員的忍耐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企業在“野蠻生長”后必將面臨的陣痛。
在這方面,同城的中聯重科相對穩健,其人員規模目前只有三一的一半左右,可謂穩打穩扎。
從股權分置改革將三一重工推向事業的高峰,到成為中國首富將梁穩根推向個人成就的新高度,三一過去20年“野蠻生長”的巨大成就顯而易見。但過度擴張,也導致極大地超越了其潛在增長能力,破壞了三一應有的各種均衡關系,于是此次經濟下行,讓三一這臺高速列車不得不“急剎車”,祭出裁員利器。但裁員以及其后的表現,卻不符合這家大公司的形象。也許三一真的到了痛定思痛的時候了。(記者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