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潤光伏昨日公告,德國肖特集團宣布肖特太陽能旗下的晶體硅光伏產品生產廠今年將陸續停產,專注于高效電池組件的研發。2011年度,海潤光伏對肖特太陽能的銷售收入為13.62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19.1%。對一季度虧損6875萬元的海潤光伏而言,大客戶流失無疑是雪上加霜。
更大的危機或許還在后頭。今年2月借殼ST申龍上市的海潤光伏曾表示,2012年至2014年,標的資產分別實現凈利潤4.98億元、5.1億元和5.3億元。若未達盈利預測,海潤光伏原股東將以現金補足差額。2011年度,海潤光伏實現凈利潤4.01億元,實現率約80%,原股東補足差額近1億元。而在目前的形勢下,海潤光伏要實現2012年的業績目標,可能性似乎不大。
光電股份、中利科技也“同病相憐”。去年9月,中利科技以4.82億元收購騰暉光伏51%股權切入光伏業。騰暉光伏當時承諾,2011年凈利潤至少達到3130萬元,如屆時未達標,轉讓方將以現金補足差額。然而,2011年度,騰暉光伏實現凈利潤2871.96萬元,資產出售方因此補償差額259萬元。更具挑戰性的是,騰暉光伏承諾2012年、2013年凈利潤高達26381萬元、36625萬元;而據中利科技一季報,騰暉光伏一季度盈利1613.4萬元,僅為2012年承諾凈利潤的6%,全年業績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光電股份于2010年完成完成重大資產重組,置入資產包括天達光伏46.71%股權。根據協議,若天達光伏2011年、2012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低于2800萬元、2900萬元,將由天達光伏原股東以現金補足。然而,天達光伏2011年竟然巨虧9481.29萬元,實現盈利數與承諾數的差額為12281.29萬元,光電集團、紅塔創投和云南工投為此支付了合計5736.59萬元的補償款。光電股份一季報坦承,因光伏市場急劇變化,材料價格持續走低,預計天達光伏2012年度不能實現業績承諾。
同樣借殼上市的億晶光電則在業績補償上打了個“補丁”。2011年度,億晶光電實現盈利1.1億元,盈利預測數為3.49億元,兩者相差2.38億元,業績實現率僅為31.74%。然而,億晶光電原股東與公司簽訂的利潤補償協議以累計凈利潤為指標,2010年度億晶光電盈利達7.5億元,超出預測數4.46億元。因此,2010年和2011年,億晶光電累計實現凈利潤達8.6億元,比預測盈利數6.53億元仍高出不少。不過,億晶光電今年一季度虧損9890萬元,2012年、2013年承諾凈利潤分別高達36658.39萬元和33892.46萬元,未來兩年的盈利前景難言樂觀。
另一“并發癥”是,隨著行業趨冷股價下跌,光伏資產出讓方的股權價值大幅縮水;如億晶光電去年3月股價一度突破60元,此后卻一路慘烈下跌,最新股價僅14.22元,股權市值在1年多時間內竟縮水了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