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采訪了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力電容器分會第五屆理事長、西安西電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高曉林。
“中國制造”逐步升級
在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政策背景下,電力電容器行業無疑是其中的受益者。“堅持自主創新,帶動了產業升級,很多產品屢次在國家電力建設重點項目中有出色表現。”談到行業技術優勢,作為業界的領軍人物高曉林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據他介紹,行業技術水平已實現質的飛躍,其顯著標志是成功開發重大關鍵技術和產品,從根本上改寫了上世紀90年代引進為主的歷史。他自信地表示,“與全球同行相比,國產電力電容器產品的性能和質量毫不遜色。”
掀開行業的發展史,不難看出“中國制造”攀升的軌跡。
作為輸變電設備之一,我國電力電容器制造業從20世紀50年代起步,攻克多種技術難關,在產品性能、電壓等級、設計參數、可靠性等方面達到較高水平。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數量已達近百家。具有高壓并聯電容器生產能力的就有近20家。與此同時,帶動了行業技改和裝備水平的提高。
顯而易見的是,行業產品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目前已從單一的電容器單元向成套裝置方向發展。隨著全面貫徹執行ISO9000標準,行業質量管理、工藝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在電氣性能方面,已全面達到國際IEC標準的要求。
針對行業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權威人士的評價是,“品種齊全、具有獨特競爭優勢,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功之路。”
隨著在國內外用戶中的信任度不斷提高,市場領域不斷擴大。不少企業在國家重點工程中先于外商成功搶灘市場。西安西電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桂林電力電容器有限公司、新東北電氣(錦州)電力電容器有限公司等排頭兵企業顯示出雄厚的技術實力,先后中標天-廣、貴-廣、靈寶背靠背、三-滬直流輸電項目,攬下數億元訂單。高曉林特別提到,“在新開工的兩個世界最高電壓等級±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中,行業承攬合同訂單達4億多元”。
節能減排提供機遇
如果說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大環境催生了行業新技術、新工藝,而國務院促進節能減排的政策背景,則給電容器產品提供了巨大商機和用武之地。
據知情人透露,電力電容器行業整體規模在輸變電領域算不上龐大,但其產品在節能、環保方面獨具優越性。
資料顯示,電力設備及電網運行都要消耗一定數量的無功功率,而對電力系統進行無功補償是電力電容器最主要的用途。據測算,需求量約占整個電容器市場的80%以上。而且市場需求量與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緊密相關,從近幾年無功補償電容器實際安裝容量來看,與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比例約為1∶1。
近年來,我國直流輸電線路發展很快,幾乎平均每年新建一項直流工程,一項±500千伏的直流工程需要電容器800萬千乏。
不僅如此,還可同時給交流濾波和并聯電容器、交流PLC電容器等10多種電容器產品派上用場。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的節能是一個沉睡的市場,具有數千億元的巨大市場份額,誰能喚醒這個市場,誰就將獲得巨大的回報。另一種觀點表明,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產值能耗最高的國家之一。在巨大的反差之間,留給電力設備制造業的將是節能的巨大商機。
目前電力建設發展形勢喜人,尤其令人欣慰的是,伴隨著電網建設的快速發展,全國節能減排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這為電力電容器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高曉林高興地表示,“人們對電容器和無功補償在改善電網功率因數、節能降耗、提高電壓質量和電力線路輸送容量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作為節能型產品的提供者,機遇對我們來說是千載難逢。”
整合資源再攀高峰
業界普遍認為,在電力建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中,電力電容器行業的發展頗具潛力。面對行業良好業績,高曉林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
他說,2008年是行業發展的關鍵一年,要實現我國電力生產、輸送、使用效率向高參數、高等級、節能產品方向發展的目標,行業面臨極大的發展空間,但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
盡管與業績相比是瑕不掩瑜,但他對這些不利因素非常重視。他認為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科研投入不足,部分企業只顧應對短平快的市場競爭,缺乏中長期和基礎理論技術的研究;信息化建設力度不夠,產品標準化方面也有一些不足;特別是串聯補償裝置的研發工作不盡人意,與國外產品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他認為,新的市場形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產品結構調整,向大容量、全膜化、系列化、技術成套化方向發展成為行業主攻方向。
據他透露,今后行業的發展目標是,有效整合優勢資源,進一步加強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骨干企業要勇于走出去,在國外投資辦廠。
憑借豐富的營銷工作經驗,高曉林對未來市場形勢進行了客觀全面的分析,他表示,我國直流輸電線路今后會進一步加快發展,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需要電容器的數量也會大幅增長。隨著節能減排工作的大力推進,行業必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