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圈外人來看,中國香精香料行業是塊“香餑餑”---下游市場大,利潤率高。也正是在這種觀點的刺激下,中國香精香料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涌現了滕州、上海、杭州等較為集中的香精香料產業集群。然而,任何行業均存在圍城效應,香精香料也不例外,鮮為人知的行業隱憂近來已逐漸“浮出海面”,成為影響制約香精香料企業盈利發展的絆腳石。
是什么隱憂呢?又是什么絆腳石呢?
問題一:國外巨鱷的中國競爭---目前,國際香精香料行業的前幾大巨頭如國際香精香料公司、奇華頓、芬美意均完成了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并且大多數已經走出單一設辦事處的模式,而是收購、兼并、整合中國相對稚嫩的競爭對手,或是直接設廠競爭。在這種高壓影響下,本土香精香料企業舉步維艱。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原料采購為例,國際巨頭由于需求量大、周期穩定,能贏得供應商在價格服務上的多重支持;從銷售領域就更不具備可比性,同樣的產品,買家給中國香精香料供應商的條件要苛刻的多,而對國際巨頭卻一路綠燈。筆者(中國化工網資訊行情中心執行總編劉心田)曾與某國內香料企業老總做過交流,其反映國內外企業起點差距太大,技術、理念、品牌、渠道、管理上也不可同日而語,中國企業的唯一優勢,只有價格,而今國際巨頭頗有加速整合中國市場的勢頭,這帶給中國企業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問題二:上游成本增加,下游市場堪憂---由于石化、材料等上游產品成本不斷上漲,而今香精香料的生產成本也成級數增長。以檸檬酸為例,08年的生產成本就比06年上漲了50%之多;香精香料的下游是消費品市場,雖然消費品市場日益增長,但相比香精香料供應面的增長尚略顯不足,供求形勢的微妙變化使得香精香料企業不得不看下游“臉色”行事,銷售成本要增加,價格還要下降,技術還要研發,這些均壓得企業喘不過氣。最關鍵的是,成本增加,價格下降,企業行業的利潤率已今非昔比。雖然香精香料企業關停的信息較少,但可以肯定的是,“香餑餑”對許多中小企業而言,已成為一塊雞肋。
曾經的兩點隱憂,在全球經濟步入蕭條的今天,已確然成為中國香精香料行業的絆腳石。那末,是不是中國香精香料企業注定衰落,中國香精香料行業注定蕭條呢?其實不然,由中國化工網聯合中國化工學會11月下旬在上海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香料香精技術及市場高峰論壇,就是要探討中國香精香料行業、企業面對問題的解決之道。有問題,就會有答案。相信集合了國際香精香料企業和國內知名香精香料企業高層、相關專家、貿易商的高峰論壇,能夠給該行業、企業帶來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