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互聯時代,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工業通訊產品的價值更加突出,有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影響力。紅獅控制作為全球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通信、監測和控制專家,40余年來一直致力于為用戶提供連接設備及創新性解決方案,幫助其實現可靠的數據傳輸。
和利時研發的技術創造了我國的多個第一:中國第一套實用分布式控制系統(DCS)、中國第一套獲得國際安全認證的安全儀表系統(SIS)、中國第一套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中國第一套大型可編程邏輯控制系統(PLC)、中國第一套客運專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中國第一套國產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
當前中國制造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隨著中國制造業傳統優勢的消失,以及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國制造業亟需通過轉型升級來應對嚴峻的制造業挑戰,提升自身競爭力。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門陸續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等一系列重要規劃,明確了智能制造這一發展方向。羅克韋爾自動化希望通過“互聯企業”全新的生產管理理念助力中國用戶提升企業競爭力,踐行智能制造。
2016年對于三菱電機自動化而言,無疑是令人滿意的一年。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事業戰略企劃本部本部長水嶋一哉告訴記者:“2016年,三菱電機自動化在中國市場的業績超過我們的預期,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兩位數增長。”
全球塑料消費在體量上已超過鋼鐵,成為第一大工業材料,而我國消費達9000萬噸左右,已成為全球塑料消費量最大的國家,產業規模達2.6萬億。我國塑料行業有1.34萬家塑料加工相關企業,整體上依然是傳統的制造企業,這嚴重制約了該產業的發展。
中國石化行業,作為自動化技術開發應用的先驅者,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開始引進國外自動化先進技術和理念,結合國內自動化技術的研發,經過幾代石化人的不懈努力,為我國石化工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石化企業已經成為國家能源支柱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與進步,以先進的煉制工藝為龍頭,自動化技術已經作為保證石化裝置正常運行的核心管理控制手段。
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石化行業部技術支持工程師種法普認為,在我國工業領域中,石化行業的自動化控制水平起點較高,近些年來,取得了更大的提高。自動化控制從最早的替代人工控制,逐漸轉向更安全、更環保、更高效、更可靠等需求。特別是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
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中國領先的管理咨詢、信息技術及外包服務商。憑借中國石化和電訊盈科兩大母公司的資源,豐富的行業經驗、國際化與本土化的廣泛能力,已經構建起完整的IT服務價值鏈,服務涉及咨詢規劃、信息工程監理、IT基礎設施系統集成、解決方案設計與實施、應用軟件開發設計和IT系統運維外包等領域,為客戶提供全面整合的信息技術服務。
總部位于奧地利的貝加萊公司于1966年在上海成立了服務于中國市場的分公司。數十年間,貝加萊(中國)一直致力于為國內用戶提供高品質的自動化產品和優秀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今,貝加萊的產品和方案已廣泛應用于機械自動化領域以及過程自動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