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為增強汽車產業的創新能力,擴大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提高自主品牌的產業競爭力,同時為了廣州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廣汽集團于2007年5月成立自主品牌乘用車項目,計劃2010年投產,一期規劃年產10萬臺,發動機15萬臺;二期擴建形成年產20萬臺,發動機25萬臺;遠期規劃為年產40萬臺。目標是建立一個具有核心競爭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汽車制造企業。
項目目標
本系統目標是作為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車輛制造執行系統,由四個部分組成MES系統群。
一、范圍涵蓋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生產線,包括部分發動機車間,以及與生產線關聯的設備,生產作業一系列內容的管理。
二、廠內物流系統。四大車間的物流管理。配合生產進度,側重于從倉庫到生產線邊的批次、SPS、同步、ANDON等物流模式實現。總裝一部分零件要實現從供應商到組裝線的直接配送。以及外物流部分的入廠物流的零件訂單發布、訂單接收、庫存管理、取貨物流等功能。
三、質量系統。實現零件/整車的質量管理。包括零件受入品質,制造中的零件/整車品質,以及安全件追朔,檢測安全信息的管理,以及相應數據分析、統計和報表生成等功能。
四、AVI/Andon系統。工廠生產信息可視化,設備監控,以及物料拉動管理。
項目總體戰略目標與效益分析
一、系統能夠滿足廣汽乘用車的生產物流要件的要求,體現精益生產的思想理念,實現均衡生產。不斷縮短物流供應周期、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謀求零部件采購、生產供應、整車銷售整個供應鏈效益最大化。
二、滿足廣汽乘用車將來發展的需求。現階段沖壓,焊裝,涂裝,涂裝為一條線流水作業,隨著銷售量增加,將來會擴展到多條焊裝線對應單條涂裝,單條涂裝線對應多個總裝廠的情況。
三、柔性化制造要求,提供柔性化生產制造功能。通過MES系統的實施,使生產線具有柔性化生產制造的功能,既可實現多種車型、多種配置的批量同時排產和混線生產,最大限度的提高設備,人力的使用合理性和效率,實現企業的柔性化生產制造能力。
四、提高生產效率,通過MES系統的使用,大幅度減少因操作不當或弱的工藝步驟而造成的停線,系統可迅速發現整個生產過程的瓶頸,給相關的管理人員提供不斷改進的依據,從而在現有設備和人員基礎上提高單班日產量。
五、通過實施車間生產跟蹤系統。 使各部門相關人員可隨時跟蹤車身移動位置,將車身信息實時傳遞,從而保證柔性生產單元的零件裝配準確,同時系統還將實現車身條碼和整車裝配單、分裝單的自動聯網打印。
六、計劃推動/生產拉動式、精益化物流。以總裝拉動上游各工序的生產,通過同步供貨與半同步供貨方式拉動零部件需求。使各車間的物流系統運轉更加流暢,各工位物料使用情況應被時時監視并能迅速響應,物料系統應能夠支撐多車型混線生產,并減少因物料短缺而造成的停線。
七、全面實現準時化生產,通過MES系統的實施,為企業提供一套JIT系統的硬件和軟件平臺,使生產和物流通過該系統進行準時化生產管理(JIT)。
八、以質量為導向。質量問題實時反饋和長期歷史記錄。在生產過程中發生質量問題準確傳遞和及時處理,減少解決問題的時間,從而最終實現生產過程質量問題的準確傳遞和及時處理。同時,對各關鍵點的力矩擰緊值、加注值、檢測值都會自動進行記錄,并建立針對每一臺VIN碼的質量檔案,提供長期的質量信息歷史數據查詢。根據生產過程的質量數據記錄可以多角度地對質量問題進行分析與決策.
九、設備可監控性/可視化管理。保證設備有效運行。系統將通過人工記錄各個設備的故障狀況、停機狀況和檢定周期, 為維修部門提供預防性維修計劃, 減少設備停線時間, 保證產品質量。
十、實現生產視化管理,通過MES系統的實施,同時通過一系列人機界面自動化產品的集成實現車間現場的目視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