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某縣域內在新年度的農村水利規劃中,改變了以往千篇一律的平行網格式規劃,也不再沿用以往的哪里問題多,哪里就優先的老思路,他們依據的,是一張全新的區域內土壤及地層水滲透率數據分析圖,根據不同區域的地層水滲透率的區別,有的放矢地重新規劃了水利設施的分布,從而大大優化了資源的分配投入。
以往的區域農田數據圖層中,大多只有氣象圖、地形圖等傳統的自然環境數據,這些數據不能對精確的水利規劃提供基礎。大家都了解,如果一個區域內的氣候條件差別不大,風量、雨量差不多,照度與蒸騰量一致,但是就在這樣的條件下,不同的地塊卻顯現出旱澇完全不同的狀況,這種現象本質是因為山川河流、地質條件等方面的差異造成的,如果能找出并且量化這些差異數據,才能夠為精準水利規劃提供數據基礎。
這個縣就是應用了農業物聯網技術,在縣域內的典型地塊和采樣點,安裝了土壤、地質、微氣候檢測的分散物聯網系統,經過兩年的數據積累,施畫出了整個區域內的農田土壤、地質水滲透率數據圖,從而為農田水利的規劃提供了精準的科學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