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中國汽車保有量不斷增長,城鎮化進程加快, 城市停車位不足的問題就愈發突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地下停車場和地面多層停車場等占地少、容量大的場內停車設施越來越多的成為緩解城市停車壓力的主要手段。然而,遺憾的是,目前國內大部分停車場還處于原始的人工管理階段,無論對需要停車的車主還是對停車場的運營者都造成了極大地困擾。
目前停車場普遍存在的問題有:
1.車主進入停車場后,不知道到底哪里有空余的停車位,只能浪費大量的時間盲目無序的在場內低速流動尋找車位,即容易造成停車場通道的擁堵,又增加車輛的油耗,污染空氣。
2.場內停車場內空間復雜,結構類似,車主往往會被立柱和已停放的車輛阻礙視線,無法及時發現空余車位,常常誤入無車位的死胡同,甚至不斷地浪費時間兜圈子。
3.管理者不能實時獲得停車場內的車位占用情況,只能不斷的派遣人員進行人工勘察,即浪費人力物力,又無法保證車位信息的準確性和實時性,導致停車場的利用率低下。
4.高峰時間,管理者需派遣大量的工作人員進行人工疏導,效率低,成本高。
5.管理者無法實時統計停車場內車位的使用數據,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做成運營調整,優化車位配置資源。
正是基于這些場內停車場存在的問題,特別需要有一套實時檢測系統來幫助管理者。通過使用這套系統,可以提升整個停車場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將原來需要人工處理的問題交由智能設備處理,即節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又保證了各種數據的及時、準確、有效。車主可以通過各類引導設備快速、自如的尋找到空余車位,節省大量時間,對整個停車場產生良好的印象。這套系統就稱之為停車誘導系統。
傳統的停車場都使用有線的專用傳感器采集每個泊位的狀態,并將采集信息通過RS-485通訊反饋到車位顯示燈及節點控制器。節點控制器是車位探測系統的中間層,用于對車位檢測傳感器進行分組管理,循環檢測所轄傳感器的信息,并將有關信息傳到更上一級的中央控制器。當車庫面積較大,分層較多時,就需要依據實際狀況進行分組。將整個停車場分割成一個一個小區塊,這樣就有多個現場節點控制器共存。中央控制器是整個系統的核心,主要用于負責整個停車場車位信息的采集與數據處理,實現智能計算和智能判別,并將處理結果反饋到LED引導屏進行車位信息的顯示。在各個轉向岔路處都會設有LED引導屏,引導屏接收中央控制器的車位信息,用數字和文字形式實時顯示所連接區域當前空閑車位數量,可24小時全天候使用。另外還可以根據用戶要求隨時修改,顯示用戶需要的其它信息。為了方便駕駛者提前做出停車決定,還可以將各個停車場內車位占用信息發送至智能城市網絡專用服務器,駕駛者利用3G網絡和電子地圖,可以直觀地實時了解停車場車位使用情況。另外對于管理者,他也可以直接根據電子地圖實時來監控車場狀況。
為了適合應用要求,外形不斷變化
針對傳統的有線解決方案,邦納公司隆重推出既可以埋于地下又可以貼地安裝的無線地磁傳感器,同時利用無線技術實現全系統無線互聯。簡化了現場安裝,降低了系統的維護量,在停車誘導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邦納公司為法國的某一購物中心提供了總計2500個傳感器用于停車誘導系統。一般情況下,無線地磁傳感器安裝于每個停車位上,通過定期檢測周圍空間磁場的變化是否超過預先設定的信號輸出閾值,來感知是否有車輛停靠。只有當出現前后狀態不同時,才會通過無線網絡將信息上傳至現場節點控制器。這就是所謂的“逢變發送”的工作模式。這樣既可以保證數據實時性,又能夠最大程度上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室外安裝無線地磁傳感器時,既可以埋地,又可以裝在保護殼內貼地安裝。
為了提高網絡使用效率,在無線技術中采用了點對多點的組網技術。實現單個網絡最大支持47個無線地磁傳感器。
由于單個停車場的車位有時可以達到幾百,甚至上千個。所以為了能夠讓無線網絡覆蓋整個停車場,需要對停車場進行區域劃分,形成若干個獨立的子網絡。每個子網絡由一個邦納SHP控制器進行數據預收集。同時將本區域空車位數量傳送給LED引導屏,方便車主選擇停車位。
利用第二級無線網絡將各個子網絡貫通匯聚在一起,從而將整個停車場置于全監控狀態下。為避免網絡之間的互相干擾,邦納無線采用了全世界最優秀的跳頻擴頻技術。
為了能夠讓更多的車主提前知道各個停車場空車位信息,依托移動M2M和城市光網3G網絡的覆蓋優勢,使得綜合城市智能交通系統成為可能,每個車主能夠通過智能終端設備快速決定去哪一個停車場。實現一場停車場智能化的革命。
邦納獨具技術優勢的工業無線網絡產品和傳感控制系統正在中國智慧城市和物聯網建設中展示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