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在未來5年里,政府目標是對整體能源消耗進行合理控制,顯著降低能耗強度,并確保單位GDP能耗降低16%作為可持續性及節能增效的倡導者,西門子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給予高度重視。并且由于工業能源消耗占中國能源總消耗的比例高達71%,因此西門子尤為關注中國工業用戶的節能進程。
為了對中國工業節能增效的整體進展以及用戶行為和需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西門子工業領域于2011年6月在中國開展了一個有關節能增效的全面研究。
研究方法及樣本分布
(1)研究方法
在線調研: 共收集512 個有效樣本,其中包括484個合格樣本
電話訪問: 共收集368個有效樣本,其中包括201個合格樣本
(2)樣本類型描述
有效樣本: (880)
指受訪者接受了此次訪問,并且他們的回答是基于其所在企業的真實狀況。
合格樣本: (685)
指受訪者所在企業目前已經實施了節能增效項目,或計劃在未來1-3年內實施節能增效項目。
結論小結
(1)用戶節能現狀及重點
?
中國工業用戶已經對節能增效高度重視。在此次調研的880 家企業中:大約71%的用戶已經實施節能增效項目;另有7% 的用戶計劃在未來1-3年內實施節能增效項目;還有22%的用戶尚未實施節能增效項目,并且在未來3年里也沒有實施該類項目的計劃。
?
在685 個合格樣本(即那些已經實施節能增效項目以及計劃未來1-3年內實施節能增效項目的企業)中,僅有40% 的企業所開展的節能增效項目處于高級階段,而剩下60%的企業所開展的節能增效項目仍處于初級階段,他們僅僅通過采用單一產品或單一系統進行節能。
?
電能是節能首要重點。40%的工業用戶期望在未來3年內將電能消耗降低10%-20%; 蒸汽和水是用戶另外兩個比較關注的能源,他們對這兩種能源的節能目標是在未來3年內降低大約10%。
(2)用戶節能增效投資及趨勢
?
投資:硬件占節能增效總投資的比例最大(>50%)。軟件占到總投資的比例大約是10% -30%,。而其余10% 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服務類投資,即能源審計、能源監測及能源評估,等等;在硬件類投資中, 控制類及驅動類產品所占比例較大;而在軟件類投資中,能源管理系統占其中要部分;
?
主要趨勢:在未來3年內,用于節能增效的硬件類投資和軟件類投資都將會增加約10%。
(3)用戶實施節能增效的考慮因素及挑戰
中國工業用戶在決定是否實施節能增效項目時,成熟的技術是其首要的考慮因素,并且這個因素也是他們在選擇節能增效供應商時會考慮的首要因素;先進的產品是工業用戶在決定是否實施節能增效項目以及在選擇相應供應商時會考慮的另一個主要因素。
?
對于實施節能增效時所面臨的挑戰,在685個合格樣本中,有44%的用戶將是否會給企業現有績效帶來負面影響視為最大挑戰;其次,有24%的用戶將節能效果是否能夠被準確測量視為最大挑戰。
?
合同能源管理(EMC):大多數工業用戶對此概念的認知度都較低。
詳細分析
(1)節能增效的實施現狀:中國用戶已經對節能增效高度重視
大約71% 的工業用戶已經實施了節能增效項目,另有7%的用戶計劃在未來1-3年內實施該類項目。但在這兩部分工業用戶(685個樣本)中,僅有40%的用戶在落實節能方面處于高級階段。
電能是用戶節能的首要重點,70%以上的工業用戶將各類能源的節能目標設定為在未來3年內降低20%以內。
(2)硬件在節能增效投資中所占比重最大, 約70%的用戶計劃在未來3年內增加硬件類的投資, 能源管理系統(EMS)占軟件類投資的主要部分。
(3)
成熟的技術是用戶在實施節能增效時會考慮的首要因素
此外,用戶在選擇節能增效供應商時會考慮的另外兩個主要供應商是:先進的產品及品牌。
(4)
實施節能增效的主要挑戰
44%的工業用戶認為“原有系統和設備是否能夠在不影響現有績效的前提下順暢運行節能增效方案”是在實施節能增效項目時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另有22%的工業用戶將“節能增效是否能被準確測量”視為最大挑戰。
對合同能源管理(EMC) 的認知度較低,在685個合格樣本中,有38%的用戶沒有聽說過合同能源管理(EMC),另有40%的用戶只聽說過這個概念,沒有詳細的了解;僅有5%的用戶已經使用合同能源管理(EMC),還有8%的用戶計劃在未來3年內使用。
結束語
當前,節能增效是工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中國工業用戶對此的重視程度及需求都有了顯著地增加。西門子深入調查研究用戶現狀及未來規劃,進一步了解廣大工業用戶。西門子愿意同業內人士分享這一成果,希望幫助用戶了解自己、看清市場、掌握行業趨勢。西門子致力于提高中國工業用戶的能效,并愿與媒體同仁攜手,為中國的節能事業做出實質性的貢獻,共同推進中國工業節能增效的進程 。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1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