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廣網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鐵道部三季度審計報告顯示其負債率高達60%。本月9日,鐵道部將償還今年8月9日發行的90天超短期融資券200億元,利率高達5.55%,超過此前鐵道部發行的2年期票據利率,這標志著鐵道部“高期償債”時期的到來。就在此時,鐵道部證實其融資規模已擴至2500億元。但不少專家卻指出,鐵道部近渴雖解、遠憂仍在。
2500億融資的意義
改善企業現金流 提升建設信心
36家與高鐵相關上市公司的《鐵道部拖欠上市公司賬款單》,將鐵道部還債呼聲再次推向高潮。而剛剛向中國南、北車支付了105億元欠款額,且頻頻釋放“回暖”信號的鐵道部,也仿佛讓包含這36家上市公司在內的鐵道部的“債主們”看到了光亮。據統計,以最新發布的財務報告來看,36家與高鐵相關的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合計達2491億元,而排在賬款單前四位的分別是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中國鐵建股份公司黨委副書記霍金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滿懷希望的表示:能夠得到一些鐵路建設資金的償付,將有力提升建設的信心。
霍金貴:上半年開始到現在是我們非常困難的一個情況,解決了這個問題,對整個企業的企穩回升都有很大好處,再一個也提振了我們對中國鐵路的信心。
北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也表示盡管:盡管1日的還款只是鐵道部欠款的五分之一,但還是給予了企業極大的支持。
北車人士:鐵道部第一期還款是45億人民幣,這筆錢雖然占到應收帳款的1/5多一點,但是在企業資金流現狀下,對我們當前的生產經營是非常有意義的,也非常重要的。鐵路結帳、結款有這么一個規律,就是在年底的時候回款會相對比較多一些。所以我們想隨著年底的逐步到來,我們樂觀其成,(希望)能夠看到鐵路在資金壓力有所緩解的情況下,進一步使企業的現金流得到改善。
專家解析2500億的背后
資金流向:力保重點工程
2500億的成功融資之后這筆資金的流向成為下一個關注的焦點,鐵道部表示,已對資金使用做出了具體的安排。按此安排,鐵道部將于11月20日之前,把工程欠款撥付到位,以保證在建鐵路項目的連續施工。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分析這筆錢主要將力保重點工程。
馬光遠:南車、北車的錢他們會優先支付,再加上采購設備的,包括一些直接施工單位的錢會支付。但是我想這個錢主要不是確保所有鐵路的建設能夠復工,因為現在80%、90%都在停工,主要還是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一些。
僅是救急 實際缺口仍較大
受上述利好消息刺激,2日和3日鐵路板塊連漲兩天,累計漲幅達2.5%;高鐵概念股自10月28日連漲至11月3日,累計漲幅達6.3%。不過馬光遠采訪中也表示:現在實際的缺口仍然較大,這次更大的意義在于救急。
馬光遠:因為每個月現在資金缺口都非常大,今年整個資金來講的話,按照去年的規劃差不多也是八九千億左右,這兩千億僅僅是救一下急。
馬光遠還特別提到,這次鐵路大面積缺錢,是鐵路改革現有體制和融資體制的很好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鐵路的可持續發展。
馬光遠:這一次鐵路建設大面積的缺錢,應該說是改革現有的鐵路管理體制和融投資體制的一個很好的窗口。能不能利用這樣一個機會打破鐵路的壟斷,在融通體制方面引入多元化,因為我們看到鐵路建設有一個思路,鐵道部甚至放出話來說有些鐵路的控股權都可以讓出來,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轉折點。
與馬光遠觀點不同的是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李紅昌卻認為 ,融資是鐵路建設的必要手段和舉措,這一點國外經驗可以借鑒。
李紅昌:2000多億投資,進一步確認了鐵路的性質,它是公益為主的鐵路工程項目,它必須政府主導。建設投資在西方國家70%-80%資本運作都是政府無償給予的,在我們國家沒有,所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文件確認鐵路發行債券,政府支持型的鐵路債券,這樣的話通過政府的工作給鐵路授信,讓銀行加大對鐵路的投資力度,這都是政府性的一種表現。
未來鐵道部或繼續融資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2500億元融資大多來自銀行貸款,后期繼續融資可能會以鐵路建設債券的形式出現。統計顯示,鐵道部10月份發行了兩期鐵路建設債券共400億元。有人猜測,按2010年800億元的發行節奏,鐵道部還將會在債券市場進行融資。(記者郭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