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保定英利集團之后,“光伏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也于近日獲得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立。依托于江蘇常州天合光能公司(以下簡稱天合光能),此國家重點實驗室將展開關于高性價比電池材料、高性價比電池、高效高可靠組件以及智能和建筑一體化組件和系統四個方向的研究。
光伏領域的企業重點實驗室相繼成立,標志著企業正式發力向 “技術領先”轉型。
據了解, 2009年天合光能利用獨有的金屬化和鈍化技術,突破了18.8%的高效光電轉化效率,而在業內人士最為關心的代表光伏技術和質量水平的核心指標(kWh/kWp)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為天合光能及其戰略合作伙伴代表國家級光伏技術水平,挑戰世界技術領先提供了一個更高層次的平臺。”天合光能CEO高紀凡先生表示,下一步將開放課題,與相關企業加強有意義的前沿課題的合作研究,打造國際領先的光伏技術實驗室。
而作為同一批獲準的企業重點實驗室,英利集團捷足先登,日前已于河北保定為“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行奠基儀式。據介紹,英利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為硅材料制備及特性、高性能太陽電池及組件研究和光伏發電系統的應用及基礎研究 ,這也與天合光能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狹路相逢。
英利集團首席技術官宋登元坦言,兩家實驗室或許可能都一個方向,但這個產業太大,在技術上會差異化,而其他領域也有過一個方向上設立兩個重點實驗室的先例。“誰領先,誰就有發言權。”由此看來,一場光伏領先企業搶占技術高地的戰役才剛剛打響。
業內人士認為,光伏技術發展還處在黃金時代的“嬰兒時期”,涉及物理、化學、新材料、納米、傳感和通信技術等等多個基礎和新興科學領域,技術壁壘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光伏行業內要盡快建立光伏產、學、研結合的科研平臺,集中解決光伏發展的共性和關鍵性技術,同時關注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發明,為企業持續領先發展提供技術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