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正向精細化方面邁進,行業發展由單純追求數量和規模向追求效率和效益轉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認為,今年零售企業的創新呈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更加注重經營細節;二是更加注重以創新引領市場、開拓市場,為行業提供可借鑒的模式;三是更關注企業社會責任。零售企業嘗到了創新的甜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國際金融危機給零售業帶來了挑戰,經過持續10多年的高速增長,零售業進入調整期。一份《中國零售企業資金鏈風險研究》報告顯示,零售企業在2006年及2007年銷售收入總體保持著25%左右的增長,但去年銷售收入增長幅度已降至18%。如何贏得市場?如何引導消費?持續創新,引領消費,在擴內需、保增長中發揮更大作用,成為零售企業的共同選擇。
日前,記者在第十一屆中國連鎖業會議上獲悉,創新已成為推動零售業發展的持續動力,更是企業應對挑戰、化危為機的利器。
運用科技手段促升級
促銷是零售企業的營銷主要手段。一段時間以來,零售企業最常用的促銷手段是降價,此起彼伏的大幅度降價促銷,使商家進入促銷怪圈,削弱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也在衰減。針對這種現象,物美集團在ERP系統上線后,通過深入研究掌握系統功能,開發出15種組合條件促銷方式,這些組合條件促銷直接在收銀臺POS機上實現。當消費達到特定金額時,POS機屏幕直接顯示顧客已獲得換購資格,收銀員現場詢問顧客是否參加“整單減額”、“第2件五折”等豐富多彩的換購活動,讓消費者獲得更多實惠。物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吳堅忠說,經過一年時間的運作,物美集團所屬北京區域超市實現的促銷銷售收入已達35.36億元,同比增長45%。
給顧客特殊消費體驗
零售企業著力從迎合消費向引領消費轉變。特力屋(上海)商貿有限公司長期精耕軟裝飾市場。他們提倡“輕裝修、重裝飾”的家居裝潢理念,將新的家居生活趨勢介紹給消費者。特力屋每周在賣場舉辦美學講座,免費提供家居生活信息。在上海的特力屋新概念店,通過多走道、低貨架及商品為主角的打光方式,讓賣場成為展示生活方式的舞臺。武漢中百集團的連鎖倉儲超市則建起了“生活劇場”,該公司總經理程軍說,“生活劇場是武漢中百旗下的會員制高端超市,引入汽車、珠寶、機票預訂等業務,除了陳列商品豐富外,還設有會員簡餐、零食甜點等區域,提供多種多樣的報刊。顧客每次來這里都能看到新東西,自然愿意經常光顧。”
提升供應鏈效率
零售企業多措并舉努力提升供應鏈效率。這其中包括提高物流能力、加強總部功能、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與供應商建立伙伴關系等舉措。武漢武商量販連鎖有限公司與上海百聯等企業攜手,探索出區域農產品“遠程對接”的新路徑。他們成立了武漢城市圈名優農產品營銷協會,組織超市企業進行聯合采購,在宜昌蜜橘、秭歸臍橙、恩施獼猴桃等名優農產品生產源頭進行聯采,一改過去單個超市采購的傳統模式,整合了多個超市資源。在對接活動中,協會指定專人從談判、簽訂合同、單品篩選、物流配送等方面全程協調,農超對接的覆蓋面大大擴大,降低了企業營運成本。
從目前情況看,不斷關注并適應環境的變化,把握趨勢,尋求機遇,持續創新,成為零售業的基調。依靠創新,零售企業進一步實現差異化競爭,拓展了新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