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國全面實施工業互聯網的開局之年,從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到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家和地方無不在加快工業互聯網決策部署的力度和速度。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推動,中央及地方政府都給予了工業互聯網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彰顯了我國政府對于工業互聯網的高度重視和布局決心,行業未來發展將加速推進。
國家政策頻出,統籌協調工業互聯網發展
2015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產業政策,以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進入2018年,工業互聯網相關政策更是持續加碼,2018年2月工信部開展工業互聯網“323”行動,并實施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緊接著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成立,統籌協調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工作。
2018年政策頻出,反映了國家希望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為手段,依托工業互聯網,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從而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三大體系(網絡、平臺、安全),兩類應用(大型企業集成創新和中小企業應用普及),三類支撐(產業、生態、國際化)的建設,即“323”行動。
工信部將統籌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323”行動,2018年是中國全面實施工業互聯網建設的開局之年,開啟三年(2018-2020年)起步行動。
地方快速跟進,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
在中央層面政策的推動下,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廣東等主要制造業省市密集出臺了各自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政策,通過政策引導、資金補貼、規范標準、政府部署一系列動作,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可以說,當前在政策層面已經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鋪好了道路。
以區域為基礎,快速推動工業云建設
中國要構建相應規模的產業互聯網,先要從企業應用云計算開始。可以說,“企業上云”是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動制造業和互聯網深度融合的關鍵因素。
2017年3月,工信部發布《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作為與工業互聯網互相帶動的舉措,工業云的發展將成為未來三年的重要應用促進行動之一。該計劃明確表示,貫徹落實《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將深入推進工業云應用試點示范工作。
在全國范圍內,目前已經有24省針對制造業企業上云提出了各類發展計劃,從各種政策中能看到企業上云的進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不管你的企業現在上不上云,將來所有企業、政府及相關機構的業務對接肯定都是在云上的。
項目試點先行,示范引領行業發展
2018年11月22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2018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的公示》名單。經企業自主申報、地方推薦、專家評審、現場核查,將72個項目核定為2018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工信部旨在通過遴選的72個項目試點先行、示范引領,總結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
北京、廣東、山東三地項目數量占總體36%;北京、廣東、山東、江蘇、上海、安徽、重慶七地市項目數量,則占總體的64%左右。項目數量3個以上的為10個地市,但排名前三與排名靠后的項目數量相差較大,四川、甘肅、云南三省都有1個項目入選。72個示范項目來自20個省份,其他省份目前尚沒有項目在這份名單之上。
當然,項目數量少的地域以及沒有項目進名單的省市,并不說明這些地區沒有推進工業互聯網。至少,現在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推進企業上云政策。只要有能引入相應的合作伙伴,推出各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只是遲早之事。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能源互聯網趨勢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