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瑞士參加2016年冬季達沃斯論壇的微軟公司國際業務總裁讓?菲力浦?古德華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全球范圍內,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新一輪產業變革。本屆達沃斯論壇將主題定為“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體現出世界各國對于如何利用新一輪技術浪潮實施產業轉型升級,以便更好地應對全球性挑戰達成了共識。
古德華總裁分析說,以德國、美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已經結合本國實際,開始了第四次工業革命進程。中國也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旨在借助新一代技術革命,將中國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新興業態、新的增長點正在破繭而出,為中國經濟打開廣闊的上升空間。在這樣的關鍵階段,微軟非常愿意分享一些經驗和實踐,以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幫助中國新興企業創新創業、走向國際,助推傳統行業加速升級,為中國制造的升級貢獻更多力量。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特點是技術融合。微軟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協助制造業實現技術創新與業務模式的轉型升級?古德華總裁介紹說,從微軟智能云Azure到全新的Windows10,微軟正在攜手合作伙伴,打造一套從云到端的完整物聯網體系。中國擁有龐大的傳統制造業基礎,面臨著工業2.0、3.0和4.0同時并進的局面,要實現智能轉型,必須在傳統制造業中培育新的業態和模式。在這個過程中,云計算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新時期IT技術的集大成者,云計算可以像水、電一樣讓個人和中小企業便捷、低成本地使用龐大的計算資源,讓優秀的技術、軟件和解決方案成為一個個可采購的服務。他強調說,即使是傳統企業,也可以通過云計算實現技術上的“彎道超車”,進而與頂尖科技類企業站在同一技術高度,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快速轉變。云計算幫助傳統行業降低了轉型成本,也為地區經濟轉型帶來了契機。物聯網則能夠貫穿生產、物流、銷售等全網絡,幫助企業建立產品與系統的聯系,將數據轉換為可實現的商業機會,幫助制造業改變商業模式。
近兩年來,得益于互聯網的崛起,語音識別、視覺識別等方面取了突破性進展,人工智能變得愈發強大。人工智能的出現將如何推動技術發展和經濟增長?古德華總裁的看法是,以前,提到人工智能,我們大多會想到無人機、自動駕駛。現在,從個性化搜索、智能導航、數據分析等,人工智能已經深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讓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更加無縫連接。其實,人工智能本身早已作為“底層技術”,推動著新一輪的技術浪潮。他說:“在我看來,人工智能的出現更有助于推動新一輪創新熱潮,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與經濟增長點。結合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的人工智能產品與服務正好契合當下中國的需求,有助于推動大多數傳統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
對于經歷了3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來說,如何在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發展道路上穩走快走是當下的關鍵。古德華總裁強調說:“扎根中國20多年,同時自身也處在轉型十字路口的微軟愿意繼續與中國同創新、共創造,用最先進的技術和最接地氣的解決方案,和中國共同見證‘中國制造2025’的到來。”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