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至5日,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徐小東帶隊組成調研組,對甘肅風電發展進行了專題調研。日前,他就相關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配套工程規劃需同步
記者:目前國家規劃建設七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與其他幾個大風電基地相比,甘肅酒泉風電基地的特點在哪里?
徐小東:甘肅地區的風能資源和別的地區相比,穩定性和連續性比較好;風速平均變化幅度比較小;空氣比較干燥,濕度和腐蝕度?。恢黠L向和最大風能密度方向一致,均為東西方向,有利于風機的排列;規劃的風電場所在地均為荒漠戈壁,地形起伏?。涣硗?,甘肅地勢平坦,而且交通便利,利用現有交通條件就可以很方便的運輸風電設備。
記者:甘肅電網現有的風電運行情況如何?風電并網對現有的系統調度運行產生了哪些影響?
徐小東:我們前往現場調研,了解到截至8月份,甘肅電網風電裝機容量648.1兆瓦,主要分布在玉門、瓜州和白銀三個地區。白銀地區風電靠近蘭州負荷中心電網,送出無制約因素,可以實現就地消納。酒泉地區電網比較薄弱,與主網距離遠,距蘭州1000公里。該地區風電建設進度較快,需要統籌考慮電網建設,否則可能會出現風電出力受限的情況。針對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甘肅將新架同塔雙回750千伏輸電線路,用來滿足酒泉風電基地一期工程建成后風電的可靠送出。
記者:我國其他地區有一些風電項目在開發后遇到限電問題,您怎么看待?能否結合甘肅調研的情況談談今后風電場限電問題該如何避免?
徐小東:這兩年風電開發速度比較快,而且有無序建設的感覺。風電場的建設進度是根據各發電公司的計劃進行的,電網部門難以掌握風電場投產地點及進度并及時安排輸變電工程項目,而電網輸變電工程的建設周期和風電場建設速度相比較長,等風電場批下后,輸變電再去走核準,就趕不上風電場建設的速度了。這樣就造成了風電項目開發后的限電問題。
也有系統調峰調頻問題。我國調峰性能好的氣、油電源比重較小,水電徑流電站比重大,核電基本不參加調峰,煤電深度調峰能力有限且不經濟,調峰電源不足,加之一些風電場出力具有反調峰特性,使得電力系統調峰矛盾更加突出。
我認為需要將風電場規劃納入電力發展總體發展規劃,建設與之相配套的調峰電源,細化風電場建設進度和送出方式,合理安排風電并網時序,提前規劃電網配套風電送出工程等。
要將風電場和風電送出輸變電工程同步上報審批,避免輸變電工程滯后建設問題。
在目前風電接入率較低的時候,風電場、電網部門可多積累風電調度運行經驗,為未來風電大規模接入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風電場應具備向調度部門傳輸運行狀態數據的能力,建設風電出力預報系統,準確預測地區風電特性,便于調度提前根據風電出力曲線運行方式保證風電送出。
大風電基地開發應重協調
記者:能不能結合甘肅酒泉風電基地的情況談一談大型風電場的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
徐小東: 我國這兩年風電發展非???,由于我們過去對大規模風電開發所涉及的風電場的運行、風機制造、風電并網、大規模風電遠距離輸送等問題研究不深,技術儲備不夠,使得當前遇到的很多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給電力系統的運行帶來一定影響。
我國風機制造業起步晚。這兩年,我國風機制造企業不斷涌現,風電機組企業已多達70家。其產品主要通過許可證方式購買國外圖紙、國外提供技術的聯合設計。國內風機企業對風機控制技術、變流器設計技術等關鍵技術還沒有完全掌握。國外已經普遍采用的風機有功控制、無功調節、低電壓穿越能力,國內風機卻普遍不具備。風機企業關注的重點是產能,對技術研發的投入不足,不利于風電產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在風能資源評估技術與風電功率預測研究領域基本處于起步階段,普遍存在出力預測系統不科學、不健全的情況。出力預測系統準確度低,僅15~20%,國外可以達到85%的準確度。
電網運行控制困難。大規模風電場一般位于電網末端,所發電力需要長距離輸送至負荷中心。大規模風電出力的變化將對電網造成很大的沖擊,導致系統電壓大幅度變化,聯絡線功率大幅度波動,造成電網無功電壓和安全穩定問題,增加了電網運行控制的難度。
記者:針對現有的問題,發展大型風電基地下一步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徐小東:一是將風電規劃納入電力系統總體發展規劃中,加強統一規劃,協調發展。二是積極開展風電的市場消納能力研究、電力輸送方案研究和經濟性研究。三是積累調度運行經驗,調整調度管理方式,積極發展風電出力預測系統,并將之應用到目前的調度運行中去。四是通過風機制造、并網等一系列技術規程的制定,引導和鼓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風機設備技術研發,避免低水平生產能力重復建設,提高風機制造水平。五是制定合理的電價和補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