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6月10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雖然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及煉焦、化學纖維等石化子行業的主要產品價格已連續3個月環比上漲,但5月份的產品價格同比繼續下降,說明金融危機對石化行業的負面影響仍然左右著行業經濟運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份累計,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5.5%,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下降8.2%。其中,5月份全國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7.2%,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下降10.4%。
據記者了解,5月份主要石化產品價格環比繼續上漲,但產品價格同比卻繼續下降。這表明金融危機對我國石化行業產生的負面影響還在加大。5月份,主要石化產品的價格情況是:原油出廠價格同比下降50.6%,汽油價格上漲4.7%,煤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32.0%和11.2%,順丁橡膠下降37.9%,聚苯乙烯價格下降18.8%,滌綸長絲下降14.4%。有色金屬材料類、燃料動力類、黑色金屬材料類和化工原料類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8.7%、14.5%、17.6%和9.8%。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盡管今年以來各國政府為應對金融危機采取了各種政策措施,一些經濟指標也出現了止跌的跡象,但從總體看主要經濟體國家的經濟衰退還在持續中,全球需求依然低迷。從我國經濟發展看,工業品總體上供過于求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觀,進而抑制我國PPI的快速回升。然而可喜的是,石化產品的月環比價格在上漲。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及煉焦、化學纖維等子行業的主要產品價格自3月份由降轉升以來,已連續3個月環比上漲。
當前,特別值得行業關注的是,在絕大部分工業品出廠價同比下降的情況下,作為石化行業重點原材料之一的煤炭出廠價仍在逆市上漲。數據顯示,5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5%。其中,原煤出廠價格上漲5.9%。這意味著石化行業經濟沖破陰霾,仍面臨原材料成本的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