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3年12月2日
本報記者 戈清平攝影報道
3D打印被譽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之一,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無論在3D打印技術創新還是在應用領域都已取得顯著進展。我國在3D打印領域擁有了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成果,國內3D打印市場也處于高速增長態勢,但總體上看,我國3D打印產業化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發展模式,應用領域還有待擴展。
此前,北京、武漢、南京、杭州、成都、西安等地都紛紛制定扶持政策,推進3D打印產業發展。而地處關中平原最東部的渭南高新區正結合自身產業優勢,加快建設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建設,推動我國3D打印產業化進程。近日,近400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參加了在渭南高新區舉辦的“增材制造(3D打印)產業化推進會”,共同探討我國3D打印產業的未來發展路徑。
專家論道 展現3D打印廣闊前景
“從全球來看,目前3D打印技術已經從研發轉向產業化,在產品設計、模具制造、破損零部件修復等諸多領域廣泛應用,產品也朝著日常消費品制造、功能零部件制造、生物醫療、結構一體化制造等領域加快發展,展現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道出了當前全球3D打印的產業化發展現狀。
雖然我國在3D打印方面擁有了一批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成果,但周子學認為,我國的3D打印產業化尚處于起步階段,技術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產業鏈還需進一步完善。“加快推進3D打印產業化,對于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我國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在數字化制造、智能制造方面取得發展主動權,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周子學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從四個方面推動3D打印產業化。一是研究制定3D打印技術路線圖和產業發展規劃,推動完善3D打印技術規范與標準制定;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以技術經濟政策支持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新機制,適時發布3D打印產業指導目錄;三是建立健全行業組織,鼓勵支持基于市場化的產業聯盟和協同創新,整合行業資源,形成合力;四是選擇重點省市、重點行業及領域,分步驟、分層次推進應用示范。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盧秉恒介紹,目前我國的3D打印材料多為光敏樹脂、金屬粉末,應用范圍還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在工藝裝備、材料研究、工程應用方面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他認為,未來國內3D打印的研究突破方向應該包括材料和應用領域兩部分,材料創新研究方面將涉足高介電陶瓷等超穎材料,應用領域將主攻航空航天制造、活性器官再造等。“未來我國要打破‘先制材料后成型’的傳統研究思路,制造出碳化硅復合材料零件,研究使用高介電陶瓷等超穎材料。”盧秉恒希望,我國盡快制定3D打印技術發展路線圖,規劃基礎研究——產業化——工程應用的發展路線,同時,構筑完整的產業鏈,包括關鍵元器件、裝備技術集成、成型材料制備、控制軟件、云端CAD及增材制造工藝以及針對各領域的應用技術與服務。
優勢疊加 渭南發力3D打印產業
在國際國內一片搶抓3D打印發展機遇的浪潮下,渭南發展3D打印有何優勢?對此,陜西省副省長李金柱指出,陜西省的3D打印技術研發工作起步較早,多項重要成果已成功應用于多個產業領域,初步具備了產業化的良好基礎。他表示,陜西將科學制定發展戰略,統籌安排各類資源,促進產學研用對接,支持企業和院校進行產品研發和項目建設,推進3D打印產業化結出豐碩成果。
渭南市市長奚正平也表示,渭南交通便捷、物質資源和高校資源豐富,并擁有多項國家政策的疊加優勢,同時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已通過科技部論證,渭南市正舉全市之力發展3D打印產業。
渭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慶文表示,渭南高新區發展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具有多方面的優勢。一是國家政策聚集優勢。渭南地處西部大開發前沿地帶、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關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關中—天水經濟區和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示范區,擁有無可比擬的國家政策集中優勢,技術、人才、資本等生產要素將優先集聚。二是科技資源豐富。陜西科技資源實力較強,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等在3D打印領域科研實力雄厚,全國3D打印產業頂尖人才匯聚。此外,西北工業大學教授、3D打印技術領軍專家黃衛東已派研發團隊進駐園區;陜西3D打印戰略聯盟秘書處也設在此;同時,園區正在建設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有助于進一步拓展3D打印材料空間。三是產業特色鮮明。目前,3D打印應用主要集中在工業制造和醫療應用領域,而這正是渭南高新區的優勢所在。在裝備制造產業領域,以中聯重科、北人印機、青鋒科技為龍頭,湖南中鋼、成都中挖機械等20余家配套企業陸續入駐;同時,園區正在全力支持留美博士普建濤研發的三維及高維數字化“肺”項目,其終極目標就是借助3D打印技術開發個性化、可用于移植的“人工肺”。四是生產要素集聚。渭南高新區已與中國明石投資管理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建設;與賽迪研究院達成共建協議,借助其豐富的產業規劃與項目推進經驗,將3D打印作為園區核心產業優先培育發展。
據周慶文介紹,渭南高新區將主要圍繞三方面推進3D打印。一是組建國內技術領先的研發應用平臺。依托西北工業大學黃衛東教授研發團隊為核心的“3D打印協同創新應用技術研究院”,以3D打印應用技術支撐,設立開放式創新研發平臺、檢測檢驗平臺和展示服務平臺,持續在設備、軟件、材料、服務等方面進行實用性創新,實現技術產品化及成果產業化輸出。二是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平臺。成立火炬服務公司,以3D打印產業起步區為載體,承擔各行業3D打印服務業務,提供新產品創新創意設計及快速制造綜合解決方案。依托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開展3D打印專業人才培訓及科技成果孵化轉化推廣、企業項目合作等綜合服務。三是提供強有力的創業投資基金平臺。由渭南高新區管委會、中國明石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聯合發起設立的“中國3D打印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于3D打印裝備生產、軟件開發、材料制備、用戶服務等全產業鏈及航空、航天、汽車、船舶、機械、材料領域等應用行業。 顧寧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