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學報
GE《2013中國理工科人才》白皮書發布
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這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頗為流行的一句話,反映了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對于理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
然而,在當前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下,中國的理工科人才在學術和職業發展方面卻面臨著諸多的挑戰。
10月23日,一年一度的GE科技節在上海開幕。在今年的科技節上,GE中國研發中心發布了《2013中國理工科人才》白皮書,并舉行校企論壇,與業界共同探討理工科人才的培養問題,并將GE的經驗和與會者分享。
理工人才困境
2013年,GE委托美國獨立調查公司,對在讀的理工科學生、在職業生涯當中有3~9年工作經驗的一些工程師,和從事工程類工作的理工科人才進行了調研,并結集成《2013中國理工科人才》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尊重和聲望是受訪者選擇理工科職業的主要原因。92%的受訪者認為“很自豪成為一名工程師”,75%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從事的是中國最具聲望的職業之一,81%的受訪者認為理工科職業是對中國社會最有價值的職業之一。
然而,雖然理工科人才強烈認同自身的職業價值,但有很多受訪者認為,理工類職業未能提供足夠的自我發展機會和應得的收益。
在白皮書中,有78%的受訪者認為,人們不了解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多么艱辛,影響工作滿意度的最大挑戰之一,是他們需要社會給予的尊重與其付出不成正比。
此外,調研還發現了理工科人才在教育和實踐方面的脫節。調研顯示,在校讀書期間,理工科學生認為所受教育基本可以滿足他們工作當中的需要和技能。但是從學校轉入職場后,他們發現他們的潛能發揮和他們的期望值是有差距的。
而在職業機會和福利待遇方面,受訪者認為,他們從事理工科、工程類專業所獲得的回報,與從事管理的人員是有差異的。9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轉型,他們的轉型要么是去國外進一步謀求深造,要么是去從事不同的崗位,尤其是一些管理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