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江新區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站在高處望去,一幢幢時尚現代的樓宇已經成型。太平洋電信數據機房,外墻設計像線路板;旁邊的云計算風帆酒店,像要揚帆起航……
這里只是兩江新區建設的一角。
今年6月18日,就是兩江新區成立三周年。“兩江新區的開放平臺更加完善,生態環境更加優化了。”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曾菁華說。
機器人融入生活工作
在工廠里,機器人像工人一樣弧焊、裝配;在家里,機器人幫你烹飪、打理家務,甚至出門當你的駕駛員。不久的將來,機器人也許不再是科幻片中冷冰冰的鐵家伙,而像一個幫手、一個朋友。
重慶市正在建設“機器人之都”,打造以機器人本體結構、傳感系統、控制系統、仿人智能系統、關鍵零部件為主體的產業鏈,在全市IT、汽摩、機電裝備等領域開展機器人示范應用。
兩江新區推進新型工業化,機器人的研發制造將成為裝備制造業中的新亮點。兩江新區牽手中科院打造機器人產業園,以機器人整機總裝為核心,打造包括系統集成、關鍵零部件制造等在內的機器人全產業鏈。
將建機器人體驗館
目前,“重慶造”機器人的研發工作,主要集中在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究院已于2011年6月揭牌,目前新大樓已基本建成。6月,兩江新區機器人產業園項目將簽約,機器人產業園選址就在研究院附近。
機器人產業園規劃占地2000多畝,包括研發高端區、標準標定區、總裝區、關鍵零部件制造區、部件制造區和機器人展示體驗館。
產品主要有智能制造裝備領域中的焊接、噴涂、搬運、裝配等工業機器人以及安防、建筑、救援、醫療等專用機器人,將打造國內先進、有影響的機器人產業園。
據介紹,機器人產業園第一期修建了2萬平方米的機器人樓宇。其中,將打造1000多平方米的機器人展示體驗館,可以去參觀、體驗;引進搬運機器人、建筑制板機器人、切割機器人、點焊機器人、紡織機器人、3D服務機器人等20余家企業。今年8月正式入駐,預計產值達50億元。
此前,針對重慶汽摩制造業的巨大需求,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兩款弧焊機器人,其中一款已經進入樣機裝配和調試階段。這種機器人的各主要部件均為國產,能夠完成焊接、噴漆、涂膠、搬運等工作。
13日,兩江新區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云計算園區建設初具規模。
13日,兩江新區重慶超硅光電公司正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