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的這份未來3年油氣規劃顯示,建設大型煉油基地由三部分組成:加快鎮海、茂名等煉油廠改擴建項目建設;落實建設條件,開工建設四川、廣州、泉州、上海等大型煉油項目;積極推進委內瑞拉、卡塔爾、俄羅斯等國企業提供原油資源在我國合資建設的大型煉油項目。最終,“逐步形成寧波、上海、南京等規模超過年3,000萬噸以及茂名、廣州、惠州、泉州、天津、曹妃甸等規模超過年2,000萬噸的大型煉油基地”。
而一位了解規劃內情的高層人士25日透露,這份油氣規劃還作出一個估算,在三年內中國的煉油總產能將達到4.4億噸/年。而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2008年,中國生產原油近1.9億噸,同比增長2.3%。另據中石油有關研究部門預測,2009年中國原油消費量約為3.79億噸。
值得注意的是,該規劃內容較之目前已經曝光的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所涉及的煉油項目數量又有了增加。
“如果這項規劃和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的煉油項目都完全實施的話,那么中國很快就會進入煉油產能過剩的階段。但這一幕應該不會出現。”上述高層人士表示,能源局的規劃并不需要國務院審批,因此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會像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那樣得到全力推動,也不會嚴格地加以執行。
該人士認為,兩個規劃從性質上有著根本不同,其中石化規劃的執行力度肯定要大得多,而能源局的規劃更多是起到參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