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方較多地區出現了霧霾天氣,嚴重影響天氣質量。導致空氣PM2.5監測站點測出空氣顆粒物上升。空氣質量降低這是與一些重工污染的工廠生產有關。冶金生產是工業污染較重的行業之一,一直以來,鼓勵綠色冶金生產,降低能源損耗,減低空氣污染。這次PM2.5值上升,綠色冶金生產再次引起工業生產的關注。
如何實現綠色冶金生產?在此方面,首鋼生產基本上實現了零排放。我們看一下首鋼是如何實現綠色冶金生產。
首鋼設計院副院長張福明說,新首鋼項目堅持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經濟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特征,對余熱、余壓、余氣、廢水、含鐵物質和固體廢棄物充分循環利用。
據介紹,首鋼京唐鋼鐵廠建成投產后,噸鋼綜合能耗為669千克,噸鋼耗新水3.84千克,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7.5%,噸鋼粉塵排放量0.3千克、二氧化硫排放量0.25千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首鋼京唐鋼鐵廠的煤氣、鐵元素資源、固體廢棄物將達到100%循環利用。
搬到唐山以后,首鋼每年可節約鐵礦石原料60萬噸、輔料130萬噸、燃料133萬噸、淡水2000萬噸,減少外部鐵路運量218億公里。采用海水淡化技術,每年為社會提供濃鹽水1800萬噸;將高爐水渣等用于生產水泥,每年減少水泥行業石灰石開采250萬立方米;將鋼渣用于生產建筑材料,每年節約山石開采35萬立方米。
記者獲悉,首鋼最大的污染源石景山廠區600萬噸燒結礦生產力,將全部搬遷至河北省遷安市;第二個污染源是與燒結礦相匹配的原料場,則進行密封處理;第三大污染源,即現有的多座焦爐大多已停產外遷;而位于城區的冶金機械廠、鋼絲廠、冷軋帶鋼廠等也已停產搬遷。
綠色冶金大幅改進工藝流程
新首鋼從規劃建設之初就遵循緊湊合理、管理高效、流程順暢的原則,在工藝流程細節上進行了極大改進。
比如,為最大限度縮短中間環節物流運距,采用了高爐—轉爐界面“一罐到底”技術。這項技術取消了傳統的魚雷罐車和煉鋼倒罐站,直接使用煉鋼鐵水罐運輸鐵水,縮短工藝流程,緊湊總圖布置,減少一次鐵水倒罐作業。
鋼鐵企業作為耗水大戶,水利用率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新首鋼將水耗提到絕對高度加以重視,并進行了積極實踐。新首鋼的水重復利用率可達到97.5%,其綜合污水處理站將設立3個廢水處理系統,每天雨水處理量可達2.4萬立方米,收集的雨水經處理后可用于生產。其每天0.3萬立方米處理量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和每天3萬立方米處理量的生產廢水處理系統,經過凈化處理后也可回收利用。這將使新首鋼的能耗和清潔生產達到國家先進水平。
專有的干法除塵技術
眾所周知,干法除塵技術位于節能降耗技改之首,這項技術引領了鋼鐵企業在節能降耗方面的技術變革。然而,很多人也許還不知道,在我國高爐系統40多項專有技術中,干法除塵技術為首鋼專有。
記者了解到,新首鋼所有的高爐都將采用干法除塵技術,采用這項技術后的高爐對余熱、余壓、余氣、廢水、含鐵物質和固體廢棄物充分循環利用,能基本實現零排放。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科技環保部有關專家介紹說,與傳統濕法除塵技術相比,干法除塵技術節約投資近35%,噸鐵節約循環水7~9立方米,節電60%~70%,新增發電30%,同時杜絕了大量有毒污水、污泥的產生。干法除塵技術的污染處理可稱為全球范圍內最好的、最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
新首鋼綠色冶金呈現三大特點
據介紹,新首鋼靜態投資668.06億元,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43.3億元、稅后利潤80.79億元。由于大量采用先進技術,新首鋼未來的工人數量可控制在6000~7000人,投資回報期限為8年。張福明向記者進一步描述了新首鋼建成后將呈現的主要特點。
一是裝備大型。鋼鐵廠集中采用了目前中國最大、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大型焦爐、燒結機、球團焙燒機、高爐、轉爐、板坯連鑄機、熱連軋機和冷連軋機。構成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生產運行系統,體現了鋼鐵廠綜合競爭力,代表著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方向。據了解,目前世界上超過5000立方米的高爐共有13座,新首鋼新建的5500立方米高爐將成為第14座,單爐平均日產量可達12000噸以上。
二是技術先進。新鋼鐵廠采用了最具特色和亮點的先進技術220項。其中,煉鋼采用脫硅、脫磷轉爐與脫碳轉爐聯合冶煉潔凈鋼高效工藝技術,是國內第一個按“全三脫”冶煉方式設計的先進工藝流程。
三是產品精良。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的新鋼廠,將生產出高品質、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市場急需的高端產品,主要有:熱軋帶鋼、冷軋帶鋼、熱鍍鋅板、彩涂板、電工鋼等,用于汽車、造船、管線、家電等,產品規格齊全,質量等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張福明強調說,首鋼落戶曹妃甸決不是簡單的把產能搬到唐山,把污染搬到唐山,而是要把首鋼建設成產品一流、技術一流、環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現代化鋼鐵企業,成為國際先進水平的精品生產基地和自主創新的示范工廠,成為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的標志性工程,這對于首鋼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