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幾乎與施正榮的無錫尚德在美國被投資人起訴同步,無錫市國稅局已經認定無錫尚德存在“漏繳稅款”行為,并與北京市國稅局聯(lián)動,追繳無錫尚德和其在京關聯(lián)公司的稅款。
無錫尚德“漏稅”事發(fā)于2011年9月爆發(fā)的“尚德詐捐”事件。其時,中國版權協(xié)會教育委員會原秘書長羅凡華向國家稅務總局舉報稱,無錫尚德涉嫌虛假捐贈獲取免稅發(fā)票抵稅。此后,有關部門展開調查,截至記者發(fā)稿時,無錫稅務部門已經定性尚德漏稅,總計556.7萬元,與此同時,北京市東城區(qū)國稅局也查處了尚德在京關聯(lián)公司北京中育未來公司漏稅43萬元的案件。
就在被追繳漏稅稅款的同時,海外投資者在美國發(fā)起訴訟,起訴施正榮及其高管團隊“掏空尚德電力、對關聯(lián)公司亞洲硅業(yè)進行利益輸送以及挪用16.8億美元公司投資”等,與詐捐連帶的漏稅相近,一系列涉及“誠信”的訴訟,讓在施正榮統(tǒng)治下的無錫尚德的商業(yè)信用,似乎走到了淪陷的邊緣。
兩地聯(lián)動認定尚德漏稅
日前,記者從無錫市國稅局獲悉,針對該舉報的相關核查已于2012年末結束,并對無錫尚德追繳稅款556.7萬元,但該金額是否包含滯納金、罰款,國稅部門并未透露。而北京市東城區(qū)國稅局則對中育未來追繳稅款43萬元,該金額主要為捐贈器材被私下售出未納稅所致。
2011年9月,羅凡華向國家稅務總局舉報稱,無錫尚德涉嫌虛假捐贈獲取免稅發(fā)票抵稅。此后,有關部門就此展開調查,但一直未有正式結論。至2012年12月,有關部門對無錫尚德“詐捐”的調查正式結束,并認定了“無錫尚德以詐捐方式逃漏稅款”的調查結論。
至此,尚德詐捐事件告結。但兩家企業(yè)及中華慈善總會是否會因此接受進一步懲處,記者聯(lián)系國稅、民政部門,對方未予答復。
“這件事的細節(jié)需要請示領導,再決定是否可以透露給媒體。”1月25日,無錫市國稅局稽查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羅凡華舉報后,北京、無錫兩地國稅部門配合,在2012年末完成核查工作,無錫尚德則于2013年1月初繳納了556.7萬元。該工作人員同時透露,無錫國稅并未給舉報人羅凡華獎勵,但北京國稅會對其舉報予以獎勵。
記者就慈善事件等問題,向時任尚德副總裁解曉南求證,但其以不清楚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要求。記者了解到,在詐捐案中,無錫尚德通過中華慈善總會捐給賽事的器材,事實上并不直接抵達受捐學校,而是要先由賽事主辦單位接收,此后再在賽事結束后發(fā)往學校。
而賽事主辦單位實際為北京中育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在尚未接收到無錫尚德捐贈的情況下,即向中華慈善總會出具收到捐贈產品的確認書,而慈善總會在未核實情況下,向無錫尚德開具捐贈發(fā)票。
尚德誠信之訴
幾乎在“漏稅”被認定的同時,施正榮在美國被投資者起訴。與“詐捐”涉及的誠信相似,這一次無錫尚德,面對的是來自海外投資者“掏空尚德電力、挪用16.8億美元投資資金,資金用途包括給施正榮個人公司提供無息貸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