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從2010年開始,中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成為了汽車大國。隨著汽車行業的繼續高速發展,相關機床產業也將迎來美好的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機床行業存在著嚴重的發展不平衡現象。表現在汽車行業的應用情況是,我國各大汽車廠的發動機關鍵部件的生產設備仍然以進口為主。目前,進口設備價值在我國汽車發動機生產中占有90%~95%的比重,發動機生產線使用的刀具,國產化率未超過10%。
與進口裝備相比較,國產機床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集成技術欠缺,缺乏將工藝系統、物流系統集成為柔性制造單元或流水生產線的技術;
第二,國產機床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還有待提高,特別在汽車這種大批量生產模式下,矛盾顯得格外突出;
第三,國內企業對用戶的服務還停留在售后服務階段,而汽車行業普遍要求提供整體工藝裝備解決方案。這些差距和問題應該引起國內機床生產企業的充分重視。
我國整個機床工具行業的產業鏈及其產業結構也存在著嚴重的不合理現象,我們的數控系統、功能部件和刀具相對于主機發展呈現嚴重的滯后態勢,相對于主機來講,數控系統、功能部件和刀具在“強”和“大”方面都不盡人意,和當前的世界水平乃至中國臺灣的企業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高檔數控機床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引起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
高檔數控機床采用進口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不掌握核心技術,嚴重制約了主機制造技術的發展。而且,大量使用進口的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主機廠降價的空間很小,所以,盡管國內機床的產品結構和數量都提高了,但是利潤沒有提上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此,提高功能部件研發能力和制造水平,加快功能部件產業化進程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加以重視和解決的問題,也是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